不管是事业单位还是企业,专业技术职称都是实行评聘分开的,评是聘的基础,聘是评的结果,但很多人即使被评上了高级技术职称的任职资格,但一直未被聘任专业技术职务,这在职场中是非常常见的。
对于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的评聘,评这个过程是完全放开的,凡是符合条件的人,都可以参加专业技术职称的评定申报工作,特别是对于中级以下的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工作这是没有名额限制的,只要符合条件,资料完整,单位同意上报,经过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委员会审定符合条件的,都可以发给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证书。
相对而言,要参加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评定,难度就比较大的,除了需要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任职资格以外,还要考虑专业领域的问题,还有一定的名额的限制,有的还要要求有公开发表的论文,要参加外语考试,计算等级证书等。但是各地对于年龄超过50岁以上的人员,基本上不参加外语和计算机的考试,符合相应学历要求,有的专业不要求有公开发表的论文,但要参加答辩。
通过努力取得专业技术职称的任职资格,需要单位聘任以后才能享受到相应专业技术职务的工资福利待遇。如果说要取得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本身就比较难,但要评上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更是难上加难。
目前事业编对于专业技术职务实行结构比例控制,一般是由当地的人社部门会同主管部门根据事业单位的类型、编制、工作任务、人员结构等因素,确定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指导意见,对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进行宏观调控。
如果属于企业,对于专业技术职务的结构比例,一般是由企业自己决定,只要不超过单位工资总额的范围,都是有企业自主决定是否聘任。但由于企业是要讲究经济效益的,比如工程类的、信息技术类,经济类的由于直接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有密切的关系,取得任职资格以后,被聘任的几率是比较高的,基本上没有名额限制;但是政工类的,辅助性质的一般就不会被聘任。
事业单位编制内的工作人员,除了管理岗以外,技术岗就是比较重要的岗位,而技术类的工作人员,专业技术职务的高低决定了自己的单位的地位,同时也是和自己本人的工资福利挂钩的。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实施以后,工资福利待遇的高低,决定了缴费基数的高低,也决定了自己今后退休后养老金待遇的高低。
对于比较大的事业单位,技术密集型的事业单位,由于一切工作都是为技术服务,比如科研单位都是围绕科研项目服务;医院一切都是围绕医疗服务;学校一切都是为教学服务。但在技术密集型的单位也存在专业技术职务比例结构的问题。
大多数单位对于初、中级技术职务,基本上是放开的,只要取得任职资格都会被聘任,但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处于金字塔的顶端,很多人一辈子也很难登上这个塔尖,由于受到结构比例的限制,很多人取得任职资格以后,需要排队等候,等到空缺出现时,还要通过单位一系列复杂的聘任程序,比如资格审查、公开竞争、考核、确定人选、公示、签订合同、办理聘任手续等过程。
在竞争不激烈的单位,这一切程序操作起来相对比较简单,如果单位迫切需要人的,甚至还可以搞以聘代评,或者是低评高聘,这主要看个人的学历水平、资历、能力、和专业素养,知名度和在群众中的口碑等。在竞争比较激烈的单位有的人评上任职资格好几年,直到退休前也没有被聘任也是正常的,要怪也只能怪自己运气不好,或是机缘不那么巧合。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评上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多年,直到退休前都没有被聘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特别是知识分子扎堆的单位。这也属于正常情况,至于要怎么办,不需要怎么办,还是从自身身上多找原因,也算是一种人生经验的积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