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人体的各种感官向大脑输入感觉信息,大脑对信息进行整合处理并做出适应性反应,这就是感觉统合。概念是不是非常简单?大多数孩子出生就在优越的环境中,从小缺乏必要的身体协调训练,所以感觉统合能力普遍不高。因为失调及先天后天等问题,可能会导致心理障碍、偏执型人格、生活适应能力下降等一系列不良表现。因此,利用感觉统合训练来弥补这一缺陷,不仅可以提孩子们的身体素质,还可以改善心理健康问题。
一,引入感觉统合训练意识
感觉统合训练是一种矫正幼儿身体协调性的特殊教学行为。训练师要针对幼儿身体协调性存在的问题设计方案。身体协调能力存在的问题不仅影响体育锻炼,也会制约日常行为、包括学习能力。
感觉统合训练是系统矫正孩子身体机能的重要操作系统。训练进行后,要适当刺激幼儿的前庭、肌肉、关节、皮肤、听觉、嗅觉、视觉等。同时,让孩子们可以进行多种功能训练,获得多重感官体验。比如跳绳运动,可以加强固有平衡和前庭平衡的调节,可以促进左右脑的健康发育。另外,在组织这些训练活动时,需要给出明确的培训目标。
二、选择感觉统合训练内容
感觉统合训练丰富多彩,老师需要根据自己经验和条件来选择。首先是互动游戏,这是幼儿们最容易接受的一种形式。对于各类教案,指导师要进行研究,保证训练的针对性,最好根据不同的幼儿设计不同的训练内容。
比如独木桥游戏、打陀螺、平衡桌、圆滑轮、按摩球、蹦床游戏、高跷等。都是游戏设计的重要参考内容。其次是激励性的比赛,在教学中引入竞赛可以充分激发孩子们的斗志,消除他们的胆怯心理,使其参与感增强。
有些孩子的站姿走姿不良,还有出现语言发育迟缓的现象,都是失调性问题。老师需要给出更合适的教案设计。如借助脚凳、独脚椅、陀螺等训练器材,利用这些器材去设计游戏或运动,帮助他们增强平衡能力。
第三,配置感觉统合训练器材
为了丰富孩子的训练活动,可以广泛使用各种体育器材。其方式要配合目标进行,比如身体协调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各取所需。这需要老师要有一定经验,并且懂得不同器材的作用和原理。
比如在设计本体觉训练时,老师为学生准备了平衡木、滑板、圆形平衡板等器材,并给出了分组比赛的设计:每组5人依次走过平衡木和圆形平衡板,用时最少者获胜。活动开始后,有些孩子很害怕,但经过组员的相互配合、鼓励,最后都顺利到达了终点。这项活动给孩子带来了身心的极大帮助,锻炼了他们的身体协调性和心理素质。
第四,优化感觉统合训练方法
在感觉统合训练过程中,老师要有创新精神,需要不断优化训练方法。游戏和比赛的引入只是一般的教学应用。创新训练形式,增加孩子的感知视角,这是每一个感统训练师需要努力的方向。
如触觉训练、前庭平衡训练、固有平衡训练、本体感觉训练等,都属于训练设计的重点,而且每次训练需要不同的操作方法,老师也需要给予不同的指导,这样才能保证感觉统合训练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