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删除App再重装
iPhone储存空间里的“其他”,很多人都不知道如何清理,其实这是应用缓存,安装的App越多,时间用的越久,垃圾缓存也就越多。我们只有通过删除App,再重新安装,才能得到释放。
操作步骤:设置→通用→iPhone储存空间→删除App。

02*清除Safari缓存数据
苹果自带的Safari浏览器,用久了也会产生大量缓存,定期清除历史记录与网站数据,不仅能清理缓存数据,还能保护隐私安全。
操作步骤:设置→Safari浏览器→清除历史记录与网站数据。

03*关闭共享的数据分析
这个功能就是收集我们手机的使用数据,并发送给苹果,不过这些数据都会保存到我们的手机里,日积月累就比较占用内存了,所以关闭这个功能也能释放部分内存。
操作步骤:设置→隐私→分析与改进→关闭所有功能。

04*关闭微信自动下载
微信我们每天都在使用,在聊天过程中会产生很多临时文件,特别是照片和视频,不知不觉地自动下载下来,非常占用手机空间,所以这个开关一定要关闭。
操作步骤:微信设置→通用→照片、视频、文件和通话。

05*压缩手机里的视频
手机里的视频是最占用空间的,很多视频舍不得删,我们可以通过压缩的方式,将视频体积变小。借助清爽视频编辑器里面的视频压缩功能,即便是压缩成1080P,体积也能减小一半。(也适用于安卓手机)
操作步骤:首页→视频压缩→添加视频→导出。

06*优化照片分辨率
我们手机上有很多的照片,也是非常占用空间的,iPhone自带优化储存空间功能,如果空间不足,能够自动将原图替换成分辨率较小的压缩版本。
操作步骤:设置→照片→优化iPhone储存空间。

07*设置拍照分辨率
现在的iPhone相机拍摄都支持4K60帧,拍出来的视频文件非常大,上传发送也很慢,而且还费流量,其实在生活中拍摄用1080P就够了,很多平台都兼容。
操作步骤:设置→相机→录制视频→修改为1080p HD 30 fps。

08*自动卸载不常用
手机里下载了很多App,有些甚至从来都没有打开使用过。开启这个功能后,当iPhone 储存空间不足时,它会自动卸载未使用的App,但会保留文稿和数据。
操作步骤:设置→iTunes Store与App Store→卸载未使用的App。

写在后面: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出去,这样能够帮助到更多的人哦。
这才是苹果手机正确清理垃圾的方法,难怪别人能清理出10GB,快去试一试。
派优网部分新闻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用户自发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交流。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
联系我们一经核实,立即删除。并对发布账号进行封禁。
相关推荐
-
东盟与美国就第二届领导人峰会的召开日起展开了多次讨论,最终达成共识,将于5月12日至13日在美国华盛顿举行。此次美国-东盟峰会,也是美国-东盟建交45周年的纪念会议。截至目前,美国…
-
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安史之乱结束后的作品。《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被杜甫称为“生平第一快诗”。下面让我们看看诗词的全文: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
-
近日,一位刚在韩国Gmarket开店,主营时尚服装类目的卖家,仅用4个月时间,店铺月GMV就攀升至40万元。在此过程中,卖家没有过多地投入,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克制且主动的平台 作…
-
电脑在使用过程中,有时会发出刺耳的啸叫声,这不仅会影响使用者的心情,还会影响周围人的工作和生活。那么,如何解决电脑啸叫问题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电脑啸叫的原因。电脑啸叫的主要原因…
-
在我们使用电脑的过程中,有时会遇到电脑自动息屏的情况,这不仅会影响我们的使用体验,还会浪费电脑的电能。那么,如何阻止电脑自动息屏呢?又该如何处理电脑长时间不用自动息屏的情况呢?下面…
-
其实在早期,汉字“考”和“妣”就指父亲和母亲,与是否去世没有关系。比如成语《如丧考妣》,意思就是形容一个人好像失去父母一样的悲痛。从这个成语来看丝毫没有“亡故”的意思。为什么这两个…
-
在拼多多购物时,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不满意的商品,这时候就需要退款了。但是,拼多多的退款流程相对比较繁琐,需要填写一些退款申请表格,等待卖家处理等等。那么,拼多多怎么可以快速退款呢?…
-
电商行业发展越来越好,人们的购物方式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网购成为人们日常主要消费方式之一,开网店成为很多人创业的选择,淘宝作为电商行业的老大,是很多电商新手的首选平台。那么新手…
-
所有做搜索引擎优化的人都肯定要时不时的查询某个网页或某个域名的反向链接,不光是自己的网站,也会查竞争对手的网站。有很多方法可以查反向链接,主要都是通过搜索引擎来查,当然也有一些软件…
-
微信,作为当下社会广泛使用的APP,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人们在生活与工作上的沟通,还提高了效率。而对于后期出现的企业微信,人们只知晓两者都属于腾讯旗下,但大部分人并不能正确地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