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60年代,一部名为《Lolita》的小说诞生。
在此之后,lolita一词就成为了西方世界“小女孩”的代名词。
1970年以后,日本再接收大量舶来品时接触到了lolita这个词。
此时恰逢日本泡沫经济时期,日本动漫行业步入鼎盛时期。
直到1988年的宫崎勤事件发生后,由于在其屋中搜出了大量萝莉漫画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大部分学家学者都不认为这两者拥有共性。
同时,不仅日本男性偏爱洛丽塔,日本女性也对该文化青睐有加。
其大量借鉴了欧洲洛可可时期的穿着风格,使用和当时服装风格截然相反的夸张裙摆和上衣设计。
在国内,洛丽塔服饰被称为”三坑“之一。
所以说,洛丽塔和萝莉是由一个单词分化而来。
但是在传播的过程中,两者的含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