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冬天,卧龙***自然保护区的何晓安都会带队来到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的山林。他们出发的营地,正是世界上第一个大熊猫野外生态观察站——五一棚。这个略显奇怪的名字,据说源于从厨房到取水处需要走51级台阶。
上世纪80年代,以熊猫专家胡锦矗、乔治·夏勒等为代表的一批中外科研工作者,就在这个条件艰苦的五一棚里,首次对大熊猫生物学、生态学、种群、繁殖等多项课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2006年,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符合标准为“生物多样性原址保护的最重要的自然栖息地,包括在科学和保护层面上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濒危物种栖息地”。
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陈耀华主任表示,这个遗产不叫大熊猫,而叫大熊猫栖息地,因为这个地方,里面除了大熊猫以外,还有整个大熊猫栖息地的环境。这个环境里面,还有很多非常重要的生物资源。
四川盆地气候温润,环境多样,因“蜀道难”而人迹难至。这里成为了野生动植物的天然避难所,也是大熊猫这一古老物种最终以隐蔽的形式存活下来的“诺亚方舟”。
独一无二的环境,成就了大熊猫的乐土。根据中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四川省的野生大熊猫数量是1387只,占全国总数74.4%。“Panda”就源自四川羌族群众对大熊猫称呼的音译。
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边缘的宝兴县,80%以上的土地属于大熊猫栖息地,其大熊猫的数量和密度居全国之冠,被称为“熊猫故乡”。以现代科学分类系统命名大熊猫、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申报的很多故事,就在这里发生。
保护生物学专家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吕植,回忆当年跟随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专家组考察四川大熊猫栖息地时候的场景,记忆犹新。她觉得不管是国际还是国内,大家都抱着热切的期望,来申请大熊猫栖息地这个自然遗产。
申请世界遗产的目的,第一是保护,其次就是利用。那么该如何找到二者的平衡点呢?
时光总与成长相伴。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的熊猫宝宝已经成功完成了第一期野化训练,进入了二期训练阶段。
饲养师刘晓强知道,离别,终有一天会到来。虽然有些伤感,但是很欣慰,因为他说,毕竟广阔的大自然,才是熊猫真正的家园。
《人类的记忆
——中国的世界遗产》
《熊猫家园》
(上)
12月14日
CCTV-4 22:00
敬请收看
来源:CCTV4《中国世界遗产》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新媒体
来源: CCTV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