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产品经理的面试中,有一道面试题出现的频率是很高的,“你评价一款产品好坏的标准是什么?”,在开始阅读本文前,你可以先自己思考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在产品功能上要是有用的
产品是不是有用,取决于对用户需求的拿捏,存在于理性的层面。不仅要满足用户的功能性需求,也要满足一些非功能性需求,比如安全性、可靠性、可维护性、观感舒适、可扩展性等。
接下来在用户体验上要是易用的
产品是否易用、好用,这取决于对用户体验的拿捏,存在于感性的层面。这一层主要的目的就是让交互操作舒畅、视觉感官舒适。
最后是用户在情感上的爱用
产品能够让用户在情感上觉得爱用,取决于对用户心智的拿捏,存在于人性的层面。达到爱用级别的产品,必然已经形成口碑,用户也愿意为产品做品牌的背书。同时,产品经理也可以从中提取出自己的产品哲学。
用户对于产品的需求,也是按照上述的三个层次,依照次序得到满足的,即“感觉到有用—使用上易用—对产品的爱用”。这个顺序是很重要的,这就好比是不同阶段的产品:
我们可以看到,在产品的使用阶段,在产品功能上的【有用】,在用户体验上的【易用】,在用户情感上的【爱用】,是评价一个产品好坏的一种标准,其中,又以触达用户情感的爱用为顶级策略。
二、产品的演变
在产品的演变维度里,一款产品能够被称的上是好产品,那一定是在产品的演变过程中,逐步呈现出产品价值、产品粘性、网络效应、生态系统。
产品价值
产品价值指的是,可以提供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功能、提供产品价值以及优秀的交互体验和视觉效果等。对应上述【产品使用】维度中产品功能上的有用,和用户体验上的易用,在产品推进市场的一刻,就要同时具备。
但是,如果产品只是拥有产品价值,而不具备产品粘性的话,就一定会被后来的竞争对手抄袭甚至超越。
产品粘性
因此,在实现了产品价值后,产品需要快速发展出产品的粘性,以黏住用户。产品粘性指的是,用户在同等的条件下,会优先使用我们的产品,对我们的产品有所依赖(用户情感上的爱用)。只有这样,我们的产品才会初步形成一定的竞争壁垒,阻挡住部分的竞争对手。
比如:产品的积分系统,可以增加用户的替换成本。一些旅行产品的积分换里程、购物产品的购物换优惠券、打车产品的打车金等,都是增强产品粘性的手段。
除了积分、金币系统,还可以通过个性化的方式增加用户粘性。比如:滴滴会记住你的常用地址、搜狗输入法会记住你经常输入的词、抖音和头条通过算法推送你感兴趣的内容等等。
所以,在有了产品价值后,要迅速思考增加产品的粘性体系,增加用户的迁移成本,这样也有助于达成公司的目标。
不过,产品单独的粘性还不够强,随着时间的推移,要能够形成网络效应。
网络效应
网络效应指的是,多用户之间的价值网络,让用户之间相互吸引,产生价值或情感上的依赖。如果产品具备了这样的网络效应,用户的迁移成本就会越来越高了。
比如以前的各种论坛产品,用户之所以会留恋,并不是因为产品自身的功能有多丰富、体验有多好,而是因为这里有用户的人际关系,有用户感兴趣的板块,这里有与用户志同道合的那些人。想一想当年你为何选择使用微信?因为身边的朋友都在用,所以你不得不去用。
网络效应可以通过其他的用户,让用户对产品的依赖性显著增强。但是,如果能让你的产品变成一个生态系统,那才是更高级的存在。
生态系统
一个产品能够成为生态系统?确实可以,但这并不是规划出来的,而是根据产品的不断发展、迭代,在产品的生命周期中逐步探索形成的。
比如电子商务系统,它有买家端、卖家端、管理系统、仓储系统、物流系统等等,这就逐步构建成了一个生态系统,是做生意的生态系统。用户可以做卖家,生意越做越好,从兼职到全职,让用户在产品的生态系统中不断成长。
产品的生态系统还会催生出新的“物种”,比如,自从有了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百家号等,催生出了新媒体运营这样的岗位。比如,自从有了喜马拉雅、得到,就催生出了音频主播、录音师、和专门把一本书转换成音频的人。
在产品的生态系统中,用户的粘性一定是极强的,因为他们与产品共生,这样的产品在领域中将会占据极具优势的地位。
简单所以一下,产品价值、产品粘性、网络效应、生态系统这是一个依次的概念,我们规划产品的时候,不可能一开始就规划出一个平台、一个产品生态系统,通常要从一个切入点出发,跟随着产品的生命周期,在领域中一步步走到终点。
三、所以
最后所以一下,评价一款产品的时候,可以通过产品的使用和产品的演变两个维度来进行。在产品的使用上,要遵循产品功能上的有用,用户体验上的易用,用户情感上的爱用三个原则。在产品的演变上,要能够逐步呈现出产品价值、产品粘性、网络效应和产品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