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出口四种模式比较
跨境电商特殊区域出口
跨境电商特殊区域出口,可以细分为特殊区域包裹零售出口和特殊区域出口海外仓零售。
特殊区域包裹零售出口是指货物通过一般贸易出口方式进入综合保税区等特殊区域,取得出口退税;通过电商平台完成销售后,在特殊区域内打包为小包裹,拼箱离境后送达境外消费者的模式。
特殊区域出口海外仓零售是指货物通过一般贸易出口方式进入综合保税区等特殊区域,在特殊区域内完成理货、拼箱,再批量出口至海外仓,在境外电商平台完成零售后,再将商品从海外仓打包后送达境外消费者的模式。
特殊区域包裹零售出口流程
企业须先在综合保税区内设立符合要求的场地,进行电商资质备案,同海关等实现信息化系统对接,在金关二期系统设立“出口跨境电商”用途的专用电子账册,此后可以开展特殊区域包裹零售出口业务。特殊区域包裹零售出口流程如下:
商品入综合保税区。区内企业在金关二期系统申报进口核注清单,区外企业填报出口报关单(监管方式为一般贸易);区内企业再申报入区核放单,货物入区。
商品零售后出综合保税区离境。境外消费者通过跨境电商平台下单并支付,相关企业将交易、收款、物流等信息传输给海关,在跨境电商统一版系统申报《申报清单》(监管方式代码1210),海关比对相关信息,放行《申报清单》。企业进行包裹打包后(包裹上会贴有为境外消费者配送的快递单),将该批次已放行的《申报清单》在金关二期系统归并后生成出口核注清单(监管方式代码1210),再申报出区核放单,该批次包裹出区。根据所在综合保税区是否包含出境口岸,企业选择直接出口或者办理转关手续至出境口岸后离境。
对1210特殊区域出口海外仓零售而言,还应在海关进行出口海外仓业务模式备案,提供海外仓证明材料,在金关二期系统设立用途是“海外仓”的电子账册,其他要求及流程与特殊区域普通货物出口基本相同。
退货要求
区内电商企业可以对出口电商所列全部或部分商品,自出口放行之日起1年内申请退运回原特殊区域、原跨境电商出口账册;退货商品必须符合检验检疫要求;在特殊区域包裹零售出口模式下,出口商品可单独或批量运回,缓解了电商出口退货逆向物流成本过高等难题。
跨境电商出口面临的风险
知识产权、税务等违法风险、虚假贸易、夹藏违禁品出口是我国电商出口面临的风险。
跨境电商热销“网络爆款”特点决定了其蕴藏侵犯知识产权风险,而知识产权纠纷是目前中国跨境电商出口遇到的最主要法律风险之一,尤其服装、玩具、CCC产品、灯具等畅销品是侵权“重灾区”。侵权可以分为侵犯商标权(如产品使用相同或类似商标)、侵犯版权(如“盗图”)、侵犯专利权等,其中侵犯商标权产品占据全部侵权产品的95%以上。
再以税收征管为例,全球速递协会(GEA)将各国征税模式分为三类:综合税制、在边境征收关税、(销售环节)以消费税或增值税为重点(征收),且模式间非替换关系,可以合并使用。为此,我国跨境电商出口企业须基于出口目的地的具体税务政策,谨慎处理相关业务事宜。
此外,因各国法律制度、文化传统、个人信息保护情况的不同,在法律上体现为国外法律同我国法律对同一行为可能存在不同的认定结果,如在包裹内夹带卡片、传单等告知消费者给予好评后返现的行为。
来源:青岛海关 杭州海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