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是中国经济竞争力的基础,已在全球范围内建起比较优势,但是国内市场无法消化全部产能,因此必须输出优势产业,外移部分装配加工能力,才能在经济全球化中获取更大利益。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企业要想存续经营,必须成为全球化品牌,这就倒逼企业必须参与全球市场竞争。
在新发展格局下,中国企业应进行全球化路径和模式的升级,完成从“国际化”到“全球化”的转型。“国际化”是指对外销售、出口产品,而“全球化”则是指形成全球产业布局,包括:全球生产,即在全球各地建立产业链和供应链;全球营销,即在世界各地建立品牌销售渠道和服务体系;全球研发,即在海外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实验室和研发体系。
这样的全球化具有双重战略意义:一是能将贸易风波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降到最低;二是全球布局可带动中国核心器件、材料和高端设备出口,促进国家出口增长。
当前,中国制造业仍主要集中在产业链中低端环节,在高端环节存在供给不足的被动局面,未来我国制造业还有很大的升级空间。对企业而言,不断转型升级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目前,很多家电企业正从传统家电制造业向智能高科技产业转型,希望通过技术创新在中高端产品取得突破,以更高附加值的智能产品获得更高的价值回报。
国家之间的竞争主要是经济竞争,而竞争的主体是企业。在新形势下,中国制造企业要努力从追赶者转变为领跑者,助力中国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承担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