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5年开始,茶饮市场的竞争是非常大的,目前混战的两股代表势力可以分为喜茶和一点点。无论是哪个牌子,从2019年开始就是进入白热化竞争阶段,启动比拼精细化运营。不管是在配方还是在供应链等方面,都应尽可能的优化提升自己的运营效率。
那么最近新茶大体发展是什么样的呢?兴起的新茶饮相比粉末冲泡时代的街头奶茶,已经实现了原料和工艺的全面升级——通过专业的设备萃取,再加入受年轻一代喜欢的低脂奶、鲜果等,以弱化传统茶饮的苦涩口感,从而受到了众多年轻人的追捧。
历史也曾多次证明,软性瘾品是能够穿越消费变化的长周期,比如美国1929年大萧条时期,容易使人上瘾的烟草、烈酒、咖啡等行业仍然能够保持增长趋势。“人在年头不好的时候会放弃很多必需品,却绝不会想到要戒掉自己的坏习惯。”
想要从事这方面,就一定要先明白资本入局的基本逻辑。
中国的餐饮市场和现制茶饮市场总体格局一样,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紫海市场。
紫海市场:在需求端,是体量庞大、持续增长的蓝海——在融入了新一代年轻人的消费角色,甚至走出国门后的现制茶饮至少是个千亿级以上的市场;而在供给端,则是潮起潮落、拼杀激烈的红海——整个现制茶饮行业的准入门槛较低,不需要过高的技术、资金和资质壁垒,这几年便利店、***排店、甚至火锅店也都兼职做起奶茶生意。
投资角度来看,紫海市场是一种值得高度关注的市场结构,尽管市场格局异常分散且不稳定,但庞大的需求提供了充足的成长空间。一旦有公司能理解行业痛点并得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很容易成长为大体量的公司。
其次是逐鹿中原的新茶品牌。相比有绝对霸主的咖啡赛道(星巴克是全球连锁咖啡市场中遥遥领先的第一名,Euromonitor 2016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星巴克占据了全球连锁咖啡市场超过40%的市场份额,其每年的销售额比其主要竞品 COSTA、Donuts等品牌销售额相加的总和还要多),现制茶饮市场相比而言集中度还非常的低。
这种市场格局本质的区别,决定了茶饮和咖啡两大饮品分支的个性打法。
除此之外,社交空间的定位需要有效性。星巴克“第三空间”的概念基本在一线或强二线城市名存实亡,10年前的星巴克店内声音分贝数可能仅为30左右,如今可能高达70,甚至80。这点喜茶们也不能幸免,所以有人开玩笑,喜茶这样的网红茶的社交功能是在排队的时候实现的。
还有一些是我们所以应该需要注意的,比如:产品研发及营销困境、供应链之伤、渠道下沉的潜在危机。
关于渠道,任何消费品品牌的增长,都可以归结于两点,心智的显著性(Mental Availability)和购买的便利性(Physical Avialability)。
一方面,流量的拦截靠两个关键点:一即位置,我能够进到你这个店里面;二即商品,你店里的东西是我需要的。另一方面,提升购买的便利性,可以大大提高品牌被消费者选择的概率。
我们无论是创业还是投资,在进行决策的时候都应该每个细分子行业中决定胜负的因素研究清楚,即使是同一个行业,也得明白在不同阶段,到底什么因素是决定胜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