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520线上发布会中,网易一口气发布了27款新品,根据新规,这些新品也将在升级防沉迷系统后才会正式上线。
在完成所有在线运营网游防沉迷升级的同时,网易还通过搭建“网易家长关爱平台”以及升级App端“家长护航功能”,希望加强与家长之间的协同管理。
家长通过“网易手游管家”App,即可在移动端随时随地实现对孩子游戏时间、游戏消费等的查询和管理,包括设置消费上限、禁玩时段等,比如可设置16~18岁玩家,每月充值金额累计不得超过100元。
目前,家长护航功能已接入《荒野行动》《阴阳师》《猫和老鼠》《明日之后》等诸多热门游戏,后续将逐步接入网易旗下全部游戏。
在技术性约束之外,网易游戏还成立了专门的未成年人守护团队,直面家长的焦虑和困扰,倾听每一个孩子和游戏产生交集的原因,为家长和孩子搭建沟通的桥梁,同时协助引导孩子正确认知和培养健康游戏习惯。
比如此前,数据监控组监测到一个**登记是成年,但存在未成年人游戏行为特征的游戏账号,系统便依据规则生成预警工单。未成年守护团队第一时间尝试联系账号的关联手机。接听者是一位成年女性,起初甚至以为是诈骗电话而拒绝后续沟通。经守护团队多次主动联系后,才最终确认是这位家长的孩子偷偷进行游戏体验。
于是,团队主动向家长详细讲解了网易家长关爱平台的功能,并指引家长管理小孩的游戏时间及充值情况。在跟进协助家长监护的同时,也与家长交流了许多家庭教育方面的心得体会。
除了自身升级保护举措外,网易所做的另一件事就是参与到了行业团队标准的制定中来。
具体来说,网易今年参与了由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推动的《家长监护平台规范》、《游戏企业内容自审流程规范》、《游戏适龄提示规范》、《网络游戏术语》等游戏行业团体标准的制定。
同时,在防范约束的思路之外,网易游戏还从内容层面开发了很多有助于青少年成长的游戏内容,并通过诸如游戏公益化思维的运营思路,引导未成年人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尝试做到疏堵结合的目的。
当然站在行业的立场上,游戏市场的未保工作并非单纯依仗包括腾讯、网易等头部厂商的倾力付出,也需要其他厂商多一份意识和责任。换句话说,这条赛道上已经不缺少领跑者,是否会有更多的厂商后来居上,也许将是我们关心的话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