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家委会原本是件好事,但若失掉了自愿的原则,好心也会办坏事。单从家委会内部来看,家长的想法不同,各个家庭的经济情况亦存在差距,应充分尊重不同意见,考虑实际情况。任群体压力倾泄在少数人身上,甚至借着家委会的名义“逼”反对者退群,明显超越家委会职权。
不仅仅是服务角色变味,家委会“越界”现象也时有发生。私自收款装修教室,并非个例。去年,长沙某中学初一各班家委会就曾发起“自愿集资安装空调”的倡议,不仅需在学校指定的供应商处购买,还要在3年后无偿捐赠给学校。改善教学区设施,原本应是学校的职责,怎能摊派到家长们身上?假借“尊师重道”的噱头变相行贿,打着“关爱孩子”的旗号逼老师给低年级孩子留作业,更是严重的违规行为。
把家委会拉回正常运行轨道,一靠自身,二靠学校。目前,新闻中的两地教育局已公开回应,并呼吁更多敢于说“不”的家长站出来,积极举报违规行为,肃清歪风邪气。学校也应自觉划清管理的界限,堵住可供钻营的漏洞。
【作者】 张宇驰
南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