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这是我们曾经背过很多遍的课文,相信小伙伴们印象到现在都比较深刻。《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此文借武陵渔人行踪为线索,把现实和理想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如果按照当时在初中所学的知识,我们一定会认为桃花源是一个宜居的地方,依山傍水,风景优美,消息较为闭塞但却并不影响它的交通和各种行为活动。而且里面人的感情也十分深厚,并不存在各种勾心斗角的行为,没有那么强烈的物质欲望。这是之前故事的版本,但是有人通过对《桃花源记》进行研究之后,认为那简直就是另一个国度–死人的国度。
渔夫进入的应该是个死人国,不过桃花源中人在死后已经忘记了自己的生平,所以只是继承了最初那一批秦人的执念,一批又一批的讲述最开始的那个故事。然后吸引外来者,这样他们就能转世投胎。所以,渔人其实只是一个诱饵,桃花源中的鬼告诫他“不足为外人道也”其实是欲擒故纵而已,因为经过多日的了解,他们已经明白渔人的弱点,所以通过他的嘴巴,将这个离奇故事传出去,然后将外人骗进来杀死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