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阳郡在燕山南麓,常年遭东胡乌桓部落侵扰。秦二世刚即位,因关中抽调兵力导致北方长城减员,乌桓的活动更加频繁。按计划渔阳郡要从各地征调两千正卒入伍,王离派了两名都尉(军职四品),前去中原接应这两千正卒。这两千人并非来自同一地方,而是分布在各郡县。比如陈胜来自南阳郡阳城县(今河南方城),吴广来自陈郡阳夏县(今河南太康)。
陈胜吴广召集900正卒,从鱼腹中取出早就准备好的素绸,上面用朱色字写六字:“大楚兴,陈胜王”。
陈胜身躯雄伟,器宇轩昂,对正卒们道:“壮士不死则已,死则举大名尔,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如果将反秦的人群划分一下等级,第一等是各国王室,比如魏咎(魏王假之弟,后封魏王)、韩成(韩王安的侄子,后封韩王)、熊心(楚怀王之孙,后封楚王)等;第二档是卿,多为各国宗室,比如狄县城守田儋(后封齐王),三代辅佐五位韩王的张良(因刺杀秦始皇成反秦旗帜)、楚国上柱国项燕之子项梁(包括项燕之孙项羽)等;第三档是大夫,比如魏国外黄县令张耳、楚国上柱国项燕的视日周文、秦朝鄱阳县令吴芮等;第四档是士,比如秦朝屯长陈胜、屯长吴广、屯长武臣(后自立赵王)、亭长刘邦、县令史韩广(后自立燕王);第五档是地方豪族,比如刘邦的大舅子吕泽,背叛刘邦的雍齿等;第六档是普通百姓,比如彭越(后封梁王);第七档是囚犯,比如从骊山陵墓逃回的英布。
陈胜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意思是第四档“士”及以下阶层,也可以翻身做王侯将相。
900正卒将二都尉首级祭旗,设坛结盟,九百人袒右臂,高喊“大楚兴,陈胜王”,以扶苏和项燕的名义起兵,斩木为兵,揭竿为旗。陈胜自称将军,吴广自称都尉。
陈胜军可是正在服一年兵役的正卒,战斗力不俗,拿下大泽乡,攻克泗川郡蕲县。陈胜整军扩大队伍,并进行初步战略规划。
陈胜的目标是攻占陈城(今河南淮阳),这里是西周和春秋时陈国的都城,后来短暂做过楚国都城。当年项燕的封地项城,也在陈城以南不远。
秦朝每县约十万人,内史有41个县,其次就是陈郡和南阳郡,各有27个县。
陈城可谓天下反秦的中心,魏王假的弟弟宁陵君魏咎[jiù],魏国灭亡时在宁陵(安陵)率军顽强抵抗秦军,大梁沦陷时宁陵城仍在魏咎手上,后不得已躲在陈城。魏国信陵君的门客张耳及义子陈馀,参加过大梁保卫战,也一直躲在陈城,始皇悬赏得张耳千金,陈馀五百金。五世相韩(祖父与父亲作为相国辅佐五位韩王)的张良,曾长期隐居陈城,策划刺杀秦始皇。沧海力士在博浪沙误中副车,差点击杀秦始皇,张良成为反秦的一面旗帜。
陈胜麾下大多数人都出生在楚国,不少还是陈郡人,陈城对陈胜这个陈国后人来说,也有特殊的意义。陈胜定下攻占陈城的战略也不错,但反对的人也不少。
符离(今安徽宿州)的屯长葛婴认为,楚国的都城是寿春,第一目标应该是南下攻占寿春,这样做好处太多了。
葛婴祖上是春秋时的葛国,与秦赵同祖(嬴姓),后被宋国所灭。葛婴先祖没什么名人,葛婴之后约400年,有一位后人,本是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为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按照葛婴的想法,越往南打,距离秦人的关中就越远,当然也会更容易。寿春城邑虽毁,楚国宗室大多被迫迁走,但仍有不少宗室后人在附近,其他楚国名门望族更是多如牛毛。如能得到楚国贵族支持,反秦成功的概率更大。只要拿下寿春,扶持一个楚国宗室称楚王,将会刺激其他五国宗室起来反秦,而寿春距离关中,比赵魏韩的旧都更远,完全可以韬光养晦,逐步收复楚国旧地,最后再与秦军决战。
葛婴的战略,归根结底是要扶立楚国宗室,重建战国七雄的格局。而陈胜的纲领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胜不会扶持任何六国宗室,而是要和眼前这些兄弟一起成为新的王侯将相。葛婴想要恢复战国七雄的格局,陈胜是要开创一个天下共主的新朝代。
两方面分歧太大,根本谈不拢,只好分道扬镳,各打各的。
陈胜军逆浍河而上攻克铚县,当地豪族宋留响应。接着逆浍河而上进入砀郡,攻克酂县,接着转向西攻克谯县,继续向西进入陈郡,攻克苦县、柘县。一路招募正卒、更卒加入,一个月后抵达陈城(今河南淮阳),有战车六七百乘,骑兵千余名,步兵数万。
一百多年后,在亚平宁半岛上,斯巴达克斯也是一路释放角斗士,军力滚雪球般壮大。
七月末,陈胜攻克陈城。陈郡太守和陈县县令都不在任上,郡丞战死。
陈胜称王,国号为“楚”或“张楚”,吴广为假王,蔡赐(陈郡上蔡人)为上柱国。
葛婴则带着一队人马,向南招兵买马、招降纳叛,一路直扑寿春。楚国都城早被秦军堕毁,但仍是秦朝九江郡首府,不少楚国宗室与旧臣在附近定居。
葛婴顺利拿下楚国旧都寿春(今安徽寿县),按照自己的设想,立楚国宗室襄疆为楚王。此时陈胜也刚打下陈城,葛婴不知道陈胜要称张楚王。也就是说,楚王襄疆,与张楚王陈胜并称,一个楚国,两个楚王并立,拉开了楚国内讧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