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反垄断铁拳落下
这次双十一打折的不只是商品,还有各个互联网巨头的股价。
以市值计算,11月10日至11日,以人民币计价,港股阿里巴巴市值两日蒸发7691亿元,同期,腾讯控股市值减少5885亿,美团市值减少3233亿,京东市值减少1657亿元。
双11,中企互联网的蒸发了21526亿元。
当前茅台市值21749亿元,粗略估算几乎跌去了整整一个”茅台”。
一切都源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直接剑指大型互联网平台。
而在过往,反垄断案件集中在汽车、医药等领域,在互联网领域几乎空白。
2020年,互联网反垄断的铁拳为何轰然落下?
1、如今,整个互联网行业,几乎已经没有中小企业生存的空间,要么接受大鱼吃小鱼的宿命,要么在赢家通吃的规则自动出局。
中国互联网行业早已今非昔比。不仅诞生了几家在世界都有举足轻重影响力的超级巨头,而且这些巨头的势力范围已经深入到生活的每一个领域,将赢家通吃的逻辑演绎得淋漓尽致。
2、再拿淘宝举例,2015年京东向监管部门举报天猫“二选一”扰乱市场秩序,此后双方大战了多个来回。
2019年“6·18”期间,格兰仕官方微博连发四则声明和多个视频,质疑天猫大促期间给自己“穿小鞋”,声称自从与拼多多建立长期全面战略合作以后,格兰仕在天猫平台的搜索端就陆续出现异常,直接影响正常销售。
3、早年的外卖市场里,千团大战,各个平台疯狂撒钱,一顿外卖几乎不用钱。
但是在美团击败对手一家独大后,平台收割入驻商家和用户的双重利益,骑手的利益也是一再压榨。
今年上半年广东、四川、重庆等地的餐饮协会公开喊话美团搞“垄断”,对餐饮企业抽佣高达26%。
过去5年,美团佣金从4%升到10%以上,到2019年已经涨到20%以上。
互联网明面上的暴富背后,隐藏着寡头垄断、侵犯隐私、996、财富分化、内卷化等一系列阴暗的角落。
天下苦互联网巨头们久已,这次反垄断新规出来后,引起一片支持之声,不过是大势所趋罢了。
一声“老铁”,千亿生意经
互联网战场从来不存在风平浪静。
抢占市场、争夺流量……甚至争取上市,拿下某某领域第一股的称号。
交战数年后,快手和抖音不约而同冲刺港股IPO。
现在的战况是快手抢先一步在香港联交所发布招股书,有望率先拿到 “入场券”。
一场新的资本盛宴正在开启。
截至2020年6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已达8.18亿,占整体网民的87.0%。在近九成网民的生活里,短视频无疑已经是杀时间利器。
与此同时,短视频的市场规模达1302.4亿,该行业与电商、直播等热门领域紧密相连。
坐在风口,快手的赚钱速度惊人。
截至2020年8月,抖音日活已破6亿的数字时。
2017年至2019年连续三年的营业收入分别是83亿元、203亿元和391亿元,平均增速高达123.69%。
2019年每天进账一个亿的“小目标”。
最“吸金”的业务当属2016年开始推出的直播业务。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快手电商交易总额达1096亿元。其中,直播板块实现收入173亿元,占总收入比达到68.5%。
一声“老铁”,千亿生意经,在短视频领域一直铩羽而归的马化腾,选择押宝快手,看来这次还真压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