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和上海之间,相爱相杀的暗流一直在不断的翻涌。一直到建国之前,无论是金融业的发展规模,整体经济实力,前者都无法与上海相提并论。然而随着南京国民政府的溃败,大量沪上资本涌入香港,当时上海商人们带去的真金白银,占据香港全社会总财富的1/2。美苏掀起冷战的铁幕后,中国大陆地区也被迫关闭了对外贸易的大门,香港因为漂泊在外的原因,反而得到了翻云覆雨的机会。1969年,香港人均GDP达到829美元,内地人均GDP达到这一数字,还要等到30年之后。香港人对财富的渴望,对工作的勤奋和专注,成为这一时期这座城市的符号之一,并吸引了一大批内地劳动力漂洋过海偷渡淘金。
1978年,顺丰的创始人王卫和家人从上海搬到这里,在这个遍地是黄金,人人想着如何通过经商发家致富的地方,王卫从小就对做生意萌发了强烈的兴趣。换句话说,如果你不是为了赚钱,等于失去了在香港打拼的意义。要知道,在这片寸土寸金的土地上,因为劳动力的大量涌入,就业机会无法满足暴涨的社会需求,居无定所的外地人必须埋着头干活,才能和本地人抢工作,用赚到的薪水谋求创业的机会。
在香港念完高中后,王卫并没有继续念书,而是选择了在叔叔的手下做小工。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的人人沉醉其中,开放的内地市场成为香港商人淘金的热土。很短的时间里,广东珠三角地区就有5万多家工厂开业,沿海的很多小城里鞭炮声能从白天响到黑夜。
在这样热火朝天的创业背景下,王卫也照葫芦画瓢沿着老大哥们的路子去跑生意,但因为起步慢半拍和缺乏经验,所以一来二去,除了结交不少码头上的朋友,一分钱也没赚到。但是就在频繁的往返于香港与内地之间时,王卫发现了商机。当时他经常受人之托带些东西,因为不管是香港人在内地做生意还是内地人在香港打工,远离家乡都让他们彼此间的邮寄需求大大提升,此时的快递市场还是一片空白,22岁杜王卫脑海中立刻萌生出创业的主意,从父亲那里借钱开了一家专门往返于香港和顺德间的快递公司——顺丰速运。然后和朋友合伙租下了位于香港钵兰街一处几十平米的门店。
就和所有的创业者一样,初期,王卫兼顾着公司所有的工作,取货,装货,送货,每天休息三到四个小时,不眠不休是家常便饭。所以即使你想吐槽王卫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白手起家,他的父亲在那个年代能够一口气借给他10万块钱,但光是创业初期的这股玩了命的拚劲,就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
一直到2005年邮政体制改革,放开物流业的管制之前,除了中国邮政被视为正规军,所有的民营快递都是过街老鼠见不得光,很多路口都有执法人员设置关卡和那些东躲西藏的快递员们上演着不眠不休的猫鼠游戏。1997时,创业4年的王卫在夹缝中求生存,用低于市场价30%的价格揽货,悄无声息的垄断了通港快件,公司做大的代价,就是加盟商本身的素质参差不齐,他们虽然受到总部的调配,单各代理网点单员工服务意识淡薄,暴力分拣,夹带私货,信息泄露等问题被频频爆出,一时间,顺丰站在舆论的风口。在此基础上,王卫开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他虽然总在嘴上说,我们顺丰要把服务做到最好,但是上行下达,往下传达之后,往往就因为摊子铺单太大,执行起来少了些味。所以为了让顺丰上下保持思想和行动上的统一,王卫决定清理门户,让那些想要在顺丰起势的时候顺便捞一笔的加盟商滚出去,但牵扯到巨大的利益问题时,江湖谗言王卫的人身安全也遭到了威胁,这是20世纪末王卫面临的内忧。
2003年,外患非典来袭,彼时全国上下拉响警报,广深港的快递业务也因此一度陷入停滞。当时民航业陷入萎靡期,王卫立刻低价租下5驾波音737货运飞机,顺丰成为国内第一家用飞机送货的快递公司。在2002年以前,顺丰的所有业务,基本都集中在华南地区,他从来不在电视上打广告,除了王卫本身相信好的服务必然能默默带来好的口碑和市场以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当时的民营快递业还属于”黑户”,稍大的公司每年都要给上面交上百万元的罚款,才能保证业务的正常运转。
王卫有多低调呢,2002年顺丰在深圳福田设立总部,包下了万基商务大厦整栋楼,当时的顺丰在全国有180多个网点,连深圳市的领导都是到北京参加邮政会议时,才知道深圳有这么一家行业里的龙头企业。或许这也是顺丰能够在当时群雄割据的年代里默默崛起的原因,枪打出头鸟,于是王卫就默默耕耘,他很少接受任何的采访,公司内部刊物,发行了七年也只刊登过王卫的背影或者极其模糊的侧面照。
2008年,逐步解决了内忧和外患的顺丰成为全国唯一一家完全直营化的快递公司,所有分店划归王卫统一管理,他对顺丰的要求就是,不管哪座城市,顺丰快递的覆盖外围,一定要达到1小时上门取件,2小时派件出单。他们坚持只做小件,不做重货,与四大国际快递重叠的高端业务不做,五六元钱的同城低端不做,剩下的市场,被锁定为顺丰的唯一目标。当时的王卫,手下管理着7万名员工,顺丰在他的带领下,就此成为民众心目中默认速度最快服务最好的快递公司。
2010年,王卫花3亿5千万港币购买了香港九龙塘的一块地皮,这桩打破同地区地产价格纪录的买卖吸引了《壹周刊》的狗仔,他们想方设法打入顺丰内部拍下王卫的照片,然后发表了标题为《水货佬做到买屋仔,买757飞机》单报道。你现在还可以从网上找到这篇文章,但是王卫的照片已经不见了。
直营模式,精准定位和航空运输,三驾马车齐驱,此时对于王卫来说,他的下一个目标,是顺丰上市。当时很多公司跑出橄榄枝,想要收购顺丰,比如FedEx曾出资50亿,但都被王卫一口回绝。他表示,顺丰如果上市的话,市值最少会有150亿,算上溢价,这个数字可能还要再乘以8。
站在行业内的顶峰,王卫并没有丢掉自己的初心。他神秘,但不不是高高在上的冷漠。王卫从快递员做起,深知这份工作的不易,所以在当上大老板后,也都在尽力的保证快递员的收入能够配得上他们的辛勤劳动。事实上,顺丰是国内第一个发明快递业计件工资单公司,这也是顺丰快递员流失率相对较低多原因。敲钟仪式上站在他身旁的快递小哥,一年前因为剐蹭问题遭到路人车主的打骂,王卫为此高调发声,对当时车主的行为追责到底,最终,打人者被刑拘十天。你说是人设也好,还是作秀也好。王卫在业内是出了名的爱护员工,今年年初***来袭的时候,国家规定只有EMD、顺丰和京东能够继续运营,为此,卫为每一位在一线工作的快递员发放了奖励金。
在”快递”这一起家之道的基础上,王卫也将目光投向了其他产业,比如进军生鲜电商,开了顺丰优选网站,搞社区电商,改造嘿客门店,整合供应链金融,尝试无人机送货,海外布点扩张,四处突围。不过,这一系列的操作都未能折腾出太大的浪花。尤其是顺丰旗下的O2O项目,它对消费心理学完全没有理解,狭窄的体验店里摆了零星几个商品让人网购,或者在店里上网购物,这种效率极低的流量转化,让顺丰在该业务上栽了大跟头。
不过,家大业大的顺丰,还是在2016年,准备在国内证券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2017年2月24日,前一年营业额超过三通一达总和的顺丰顺利完成上市,王卫持股67%,身价1500多亿。他身穿顺丰的工作服参与仪式,在他的身旁,站着顺丰的快递小哥,客服和飞行员。王卫站在台子上敲响上市的钟声,他没有接受剩下的采访,没留下经典语录,也没说什么要改变世界的空话。上午10点50分左右,顺丰控股成功封一字板,报55.21元/股,总市值达2310亿元,超越万科和美的集团,成为深市第一大市值公司。
对于王卫来说,上市只是另一个开始,他在2017年顺丰的年度表彰大会上表示,顺丰今年最大的收获不是财富的积累,而是上市路途上经历的成长与磨难。虽然顺丰一直是民营快递业的一哥,但王卫从来不觉得屁股下的王座有多牢固,他一直想要试图入局电商,为此也做出过诸多的尝试,只是效果好像并不怎么样。2018年6月,王卫应马化腾的电话邀请,亲自砸了自己为人低调的人设,以嘉宾的身份出席了首届粤港澳大湾区论坛。
王卫曾经说过,开公司就像是一个人带领一个队伍在森林里夜行,作为领队,他要尽可能的保证不会有人掉队,因为一旦队伍七零八落,那么零头的人最终也只能在夜色里迷路。从当初那个水货佬,到如今的快递业一哥,王卫有时候还会亲自到一线做些快递员的日常工作,这种穿梭在街头巷尾的日子或许早已经成为他人生的一部分,如果爱护员工是人设,那么希望顺丰在做大的同时,王卫的这个人设,也永远不会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