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放风筝
秋天有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秋高气爽,此时正是孩子们放风筝的季节,而秋分之时就有放风筝的习俗。再加上此时天气凉爽,大家可尽情在户外游玩奔跑。此时,天空上也会出现风筝大比拼,比谁的风筝飞得高,谁得风筝样式更奇特。
6、吃秋菜
在秋分时,大家在饮食上也有讲究,很多农民都会在这一天来到农田里采野菜,此时的秋菜口感细嫩鲜美,可用来烧汤,滋润身体,降火降噪。
在农民看来, 吃秋菜可庇佑家庭安宁、身体强健,日子过得幸福平安。
02、“秋分三不做,家人无灾祸”
1、不乱滋补
随着天气转凉,人们在食欲上也会明显提升,饮食上也会毫无顾忌,希望能好好滋补一番。实际上,民间认为秋冬应该养阴,此时不能随便滋补,饮食上不能太饱,别增添肠胃负担,不然会对健康不利。
大家也别吃辛辣、油腻、煎炸类食物,而大闸蟹看似鲜美可口,但也不能多吃,不然身体负担加重。
2、不行房事
秋分后昼短夜长,大家尽量别再熬夜,尤其是秋分这天要注意休养。民间认为,秋收是“祭月”之日,也是阴盛阳衰的阶段,这一天不能行房事,不然会对神灵不敬。
当然,在古代那个农耕文化中,秋收是农忙的季节,最耗费体力,如果行房事就不能很好的农耕,这才有不行房事的讲究。
3、不劈柴火
在古人看来,秋分要祭祀神灵,如果手持斧头自然是对神灵大不敬,不会得到神灵庇佑,庄稼可能不会迎来丰收。
03、2忌讳不能忘
1、忌食凉
夏天时,很多人喜欢吃西瓜、冰镇啤酒等,但随着秋天到来,寒湿加重,在饮食上也要注意了,尽量别吃生冷食物。
2、忌过度运动
秋天是养生的季节,此时以“收”为主,因而这个季节忌讳运动量太大,不然有损健康,可选择慢走、跳舞等活动方式。
秋分过后,大家一定要改变原有的作息方式和饮食习惯,别让寒气入体,唯有这样才能平安过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