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盛世有哪些(浅析我国历史上的盛世)

本文目录

  • 1 引言
  • 2 盛世的浅析
  • 3 结语
  • 4 参考文献

引言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织不相失。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曾经出现过许多的“盛世”。人们所说的盛世,一般是指一大一统王朝由乱到治,在较长时期内保持了稳定和繁荣。盛世的标志,包括政治开明、经济发展、国力强大、文化昌盛、百姓安居乐业。历史上盛世最具代表性的,是西汉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清代的“康雍乾盛世”。这些“盛世”在我国历史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历朝历代,皇帝向往出现盛世,以求反映出自己的功绩;老百姓也企盼盛世,以求过上安定的生活。“宵衣旰食,励精图治”的成语,是帝王将相的铭戒;“宁做太平犬,不做离乱人”的民谣,是来自百姓的呼声。二者在追求盛世这一点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了解古代盛世的形成和衰亡,能够使读者们得到许多历史启迪。

中国历史上的盛世有哪些(浅析我国历史上的盛世)

汉初的文景之治

  • 文景之治到昭宣中兴

西汉前期的文景之治,从汉文帝即位的公元前一百八十年算起,到汉景帝驾崩的公元前一百四十一年为止。然而,文景之治过后,西汉的盛世并未终结,汉武帝刘彻把西汉的盛世推向高峰。刘彻晚年虽然昏聩,但王朝根基未动。经过汉昭帝与汉宣帝的调整,即后来的“昭宣中兴”,保持了西汉盛。

  •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唐朝的兴盛是由唐太宗李世民开始的。经过唐高宗、女皇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的过渡,到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年间,再度出现盛世。到了天宝年间,各种问题开始激化。到安史之乱爆发,唐朝的盛世宣告终结,经历了一百余年。和汉朝的盛世不同,唐朝的盛世有着明显的波动,有着贞观和开元两个高峰,中间数十年的低迷时期。唐代在隋末天下大乱的基础上,拨乱反正,开创了我国古代又一个盛世。

  • 康雍乾盛世

清朝入关以后,通过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代皇帝的努力,使我国历史上出现了最后一个盛世,通常被称为“康乾盛世”。但到了当代,更多的历史学者认为,雍正皇帝在康乾盛世的诞生过程中有着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并且颁布了许多维护盛世的相关举措,也完善和健全了清朝的许多制度,所以,康乾盛世不应把雍正皇帝排除在外,准确的说应该称为“康雍乾盛世”。

中国历史上的盛世有哪些(浅析我国历史上的盛世)

康雍乾盛世

我国历史上除了汉朝、唐朝、清朝之外,在其他朝代里也出现过一些盛世或治世,只不过没有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雍乾盛世那么典型罢了。例如隋文帝的“开皇之治”,朱元璋的“洪武之治”,明孝宗的“弘治中兴”等等。甚至有些不太出名的王朝也曾出现过较为短暂的治世,如晋武帝司马炎统一三国乱世,政绩斐然,出现了短暂的“太康之治”。但从历史的整体来看,治世少于乱世,即便如汉、唐、清这样持续时间较长的朝代,盛世也不过是整个王朝的一个短暂时期。

盛世的浅析

盛世是人们向往的,然而盛世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历史条件。我国古代从秦汉起就建立了君主专制体制,因而,盛世的实现,首先以开明君主的出现为前提。纵观历史可以看出,君主的品德修养,对于盛世的开创具有决定作用。

  1. 文景之治的形成,与汉文帝的个人因素有极大关系。在历代帝王中,汉文帝有着极高的历史声誉,历来被称为皇帝中的典范。一次,汉文帝打算修一个露台,召来工匠一算,需要百金。汉文帝说:“百金,中人十家之产也,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就此罢手停建。文帝自己穿着普通,夫人衣不曳地,帏帐不用刺绣。汉代帝王都要大修陵墓,唯有文帝依山为陵,不起封土,陪葬品仅用陶器,不用金银铜锡制品。
  2. 贞观之治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唐太宗企盼做一个“万世明主”的强烈愿望支撑的,当魏徵等人的进谏冲撞了他时,他能为了自己的名声压抑怒气,容忍批评,从而维持了贞观君臣的和谐。
  3. 清初的盛世,与康熙皇帝学识渊博、深谙儒家文化有很大联系。康熙以经学家自居,深究历代治乱之道,对其统治有着极大裨益。

中国历史上的盛世有哪些(浅析我国历史上的盛世)

唐初的开元盛世

  • 开明君主往往都有自知之明

唐太宗尽管晚年有失误,但他对自己“益多损少”、“功大过微”的自我所以还是切合实际的。康熙平定三藩后,并不因其功绩而自我陶醉。三藩荡平,群臣请上尊号,遭到康熙的拒绝。康熙说:

“贼虽已平,疮痍未复,君臣宜加修省,恤兵养民,布宣德化,务以廉洁为本,共致太平。若遂以为功德,崇上尊称,滥邀恩赏,实可耻也!”

然而,大臣们还以为康熙帝故作谦虚,有意推让,坚持所请。康熙皇帝严厉斥责道:

“吴三桂初叛时,伪札煽惑,兵民相率背叛,此皆德泽未孚,吏治不能剔釐所致。今幸地方平靖,独念数年之中,水旱频仍,灾异叠见,师旅疲于征调;被创者未起,闾阎困于转运,困苦者未甦。且因军兴不给,裁减官员俸禄,及各项钱粮并增加各项银两未复旧。每一轸念,甚歉于怀。若大小臣工,人人廉洁,俾生民得所,风俗醇厚,教化振兴,虽不上尊号,令名实多;如政治不能修举,则上尊号何益?朕断不受此虚名也。”

如果没有康熙这种对自我、对时局的清醒认识,盛世就不可能出现。

中国历史上的盛世有哪些(浅析我国历史上的盛世)

康熙皇帝画像

  • 反面的例子也有

晋武帝司马炎于公元280年实现统一,有了由乱到治的社会基础。“天下书同文,车同轨,牛马被野,余粮委亩,故于时有‘天下无穷人’之谚。虽太平未洽,亦足以明吏奉其法,民乐其生矣。”然而,晋武帝志得意满,声色犬马,很快就导致了又一轮大乱。“平吴之后,天下乂安,遂怠于政术,耽于游宴,宠爱后党,亲贵当权,旧臣不得专任,彝章紊废,请谒行矣。”“八王之乱”随之爆发。

  • 开明君主不仅要自知,而且要知人,不仅要知人,而且要善任

历史上任何朝代的任何盛世,都需要一大批清官廉吏。“用得正人,为善者皆劝;误用恶人,不善者竞进。

  1. ”汉文帝继位以后,面对大批重臣元老,能够礼敬大臣,取得他们的衷心支持,为其所用。
  2. 贞观之治的出现,得益于唐太宗在秦王府就开始网罗人才,后又不分亲疏,唯才是用,注重秦府旧人和世家与寒族的平衡,各尽其长。
  3. 康熙为了拉拢汉人知识分子,不惜采用特殊方法,用极简单的题目举行博学鸿词科,对被迫到京而不愿考试的杜越、傅山等人不加怪罪,授予官衔礼送回籍,对故意不答完卷子的名士严绳孙等人照样录取。取中的五十人全部进入翰林院,为照顾他们特有的明朝情结,让他们专修明史,在赢得汉族文人的支持上取得了极大成功。

中国历史上的盛世有哪些(浅析我国历史上的盛世)

唐太宗画像

  • 盛世的出现还需要整个统治集团善于吸取前代教训,居安思危

凡是盛世,君臣无不以前朝的政治失误为鉴。汉朝的文帝、景帝,特别注重秦亡的教训。唐初的皇帝,更是处处以隋代的教训为例改进政治,贞观年间的奏章谏议,大多都用隋炀帝的例子警诫当朝。清初顺治、康熙年间,特别注意克服晚明的弊政。这种忧患意识,是形成盛世的必要条件。

  • 盛世需要相应的制度保证

文景之时,正是汉初的制度调整之际,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文景二帝逐渐创设了一套新的制度,如影响重大的察举制,就是这一时期建立的。唐代贞观年间,在各项制度上都有较大建树,开元时期的制度建设更是洋洋大观。清代的重大制度,基本上都是在康雍年间完成的。然而,制度要靠大臣来执行,官僚队伍的素质也至关重要。因此,盛世都强调制度建设和道德建设并重,用道德修养从积极意义上防止“法令滋章,巧饰弥多”之弊。相形之下,汉唐盛世期间,“法治”和“德治”的结合较好,使其相得益彰。

中国历史上的盛世有哪些(浅析我国历史上的盛世)

文景之治

  • 如何判断是否成为盛世

是否成为盛世,最根本的评价标准是民生是否得到了较好的保证和改善。没有百姓的安居乐业,盛世就是空中楼阁。历史上的著名盛世有一个共同点是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人丁兴旺,社会安定。盛世都注重发展经济,然而,历史上不乏有经济发展却民生艰难的事例。有如秦朝,表面上盛极一时,但民生艰难,所以不可能出现真正的盛世。如明代中后期的嘉靖皇帝、万历皇帝,生产力亦有发展,但贪官污吏搜刮不已,皇帝与民争利,内库积聚了大量钱财。因此,凡是盛世,必定以民为本,以换取民心的支持。历史上的每个王朝都重视农桑,然而是把重视农桑作为横征暴敛的前提还是作为改善民生的根本,是形成盛世与乱世的分水岭。

  • 盛世的形成,需要有相当长时间积累

一般来说,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例如汉代的盛世,经历了高祖、惠帝、文帝、景帝,直到武帝时才达到高峰。唐代的盛世,也经过高祖、太宗、高宗、武后、中宗、睿宗,直到玄宗时才达到高峰。清代的盛世,尽管康熙和乾隆在位时间很长,也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实现的。

中国历史上的盛世有哪些(浅析我国历史上的盛世)

康雍乾盛世剧照

结语

在古代,由于历史的局限,使盛世不能长期保持。每个盛世的后期,都会积聚起日益严重的矛盾,统治集团逐渐腐化,民生日趋艰难,从而引发新一轮的乱世。而且越到传统社会的后期,这种由治到乱的转化速度越快。古代的王朝都不能摆脱这种一治一乱、治乱交替的“周期律”,无一例外,这是由当时的社会性质所决定的。

参考文献

翦伯赞:《秦汉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

岑仲勉:《隋唐史》,中华书局,1982年

孟森:《明清史讲义》,中华书局,1981年

派优网部分新闻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用户自发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交流。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一经核实,立即删除。并对发布账号进行封禁。
(0)
有我他的头像有我他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