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勤能补拙的事例(举例说明勤能补拙的观点)

曾国藩出生于公元1811年11月26日,初名子城,字伯涵。中国晚清时期政治家、理学家、书法家 ,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曾率领湘军,力挽狂澜,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太平天国,维护了清朝的统治。他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可以说在当时的汉人当中已位极人臣,被誉为半个圣人。

这样一个建立了巨大功名的人,大多数人肯定会认为曾国藩是一个奇才、天才,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曾国藩在某种程度上说只是一个普通人,大家一定觉得很奇怪,普通人能有如此成就?答案是肯定的,具体原因咱们往下看。

一、平庸的智商

曾国藩的科举道路并不顺利,前6次考秀才都失败了,一直到第7次才勉强中了一个秀才。为什么说是“勉强”呢?因为他的名次是倒数第二。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曾国藩第三次参加会试,终于成功登第,殿试位列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而这一年,他已27岁了。和很多建立同等功业的奇才、大才相比,这个成绩并不值得夸耀。

二、普通的心理素质。

曾国藩曾经因为战败三次自杀,究竟是什么原因能让一个这样的人做出如此被动的选择。接下来让我为你细细道来。

曾国藩第一次自杀是在“靖港兵败”,当时的曾国藩意气风发,但当时得到错误的情报,误以为靖港是一座空城,得到消息后曾国藩带领将士围攻靖港。结果却是太平军设的空城计,曾国藩带领的湘军可以说全军覆没,太平军喊着活捉曾妖头的口号。曾国藩感到羞愤交加,一头扎进河里,幸好被士兵救了上来。

曾国藩第二次自杀是在江西“湖口兵败”,当时曾国藩驻守江西湖口,由于没有正规的水军,为了防止士兵不适应水战,就把所有大船连接在一起保持稳定,不料又遇劲敌,敌军用先进的“小火轮”用大火冲击湘军阵营,瞬间湘军乱成一团,四处逃窜,曾国藩在逃离过程中灰头土脸,却也没有发现逃生之路。造此大败的曾国藩心灰意冷,一头栽进江水当中,幸好又被士兵就了上来。

曾国藩第三次自杀是在“祁门被围”。当时曾国藩任两江总督,有守土之责,又无退路,也无兵可用,当时的曾国藩给朝廷写好遗书,又给家人写好,只要敌军冲进来,曾国藩就用自己准备的短剑自杀。然而援军冲进来了。曾国藩又一次度过危机。

从这三次自杀就能看出来,曾国藩的心里素质并不好,胆怯、逃避现实的劣根性与普通人相比并无二致。

三、结硬寨,打呆仗

从曾国藩镇压天平天国的战争中,就能看出他打仗的平庸。曾国藩打仗,喜欢“结硬寨,打呆仗”。具体而言,就是不论和谁打仗,去了城池外先勘察地形,选好扎营地,挖壕沟、扎花篱,把自己与敌方隔离开来。

勘察地形一般找背山靠水之地,既可以防止偷袭,也可以保障饮水供给,当然也得给自己留下退路。壕沟一般深一尺,是用来防止对方步兵的,挖壕沟的土也要搬到较远的地方,避免敌人用挖出来的土回填壕沟。花篱,不仅要高,而且有两三层之多,是用来防止对方骑兵攻击的。如此,曾国藩的硬寨就结成了。这样的寨子一旦结成,在冷兵器+火枪+少量红衣大炮的时代,既可以防止偷袭,也可以防止骑兵冲锋,注定要把敌方给困死的。依托挖沟扎篱“结硬寨”,不进攻,只守着,把敌方围困至弹尽粮绝,就是所谓的“打呆仗”。清末骁勇善战的太平天国军队遇到这种打法,也没辙。而且,一旦被曾国藩的湘军围困住,最终的结果都是弹尽粮绝、人心涣散、乖乖投降,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虽然结寨挖沟的战法保障性较好,但是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此种战法对军费的要求很高。事实上也是,他曾因为军费问题和朝廷以及同僚都发生过矛盾,甚至有朋友反目的情况发生,比如沈葆桢,两人曾是至交好友,后来就因为军费供给问题反目成仇。由此可见,曾国藩能剿灭太平天国,并非精通兵法或者有什么奇兵奇谋,完全就是靠打呆仗。

当然了,曾国藩身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比如大家所熟知的写日记、练书法等修身之术。而曾国藩也很好的诠释了“勤能补拙”这个词,是缺少天赋等普通人的榜样,他告诉我们,即使家境一般,资质平庸,只要踏实勤奋,一样可以成就一番功业。

派优网部分新闻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用户自发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交流。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一经核实,立即删除。并对发布账号进行封禁。
(0)
艾妮才的头像艾妮才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