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用智慧点阵笔书写作业,作答轨迹和时长即刻同步云端,老师根据作业大数据,现场作精准解析与辅导……一支笔、一个本、一块屏幕,串起了智慧教育在课堂的新实践
浏览总量达7.2亿,日均浏览量2888万以上,与去年同期相比提高40倍——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3月1日试运行以来,日均浏览不断攀升
通过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的理念重塑、结构重组、流程再造、内容重构、模式重建,将进一步打造更加公平、更有质量、更加美好的教育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张辛欣
“双减”是保障教育公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教育信息化是提升教学质量、缩小教学差距、探索精准育人的有效方法。
我国共有中小学(幼儿园)51万所,在校(园)生2.26亿人。高质量的基础教育是社会关切的民生工程、也是大国发展人才战略的基石。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用好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和互联网应用优势,既为推动“双减”落实落细提供有效支撑,也是助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途径。
如何在减轻课外培训的同时,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如何在降低师生负担的同时,做好评价与互动;如何更好遵循基础教育规律,探索大规模因材施教的可能……多地在落实“双减”实践中,向信息化要方法、要答案。努力解好需求、应用、服务“三道题”,教育信息化正推动“双减”改革落到实处。
立足需求
让“双减”扎实落地
“这道选择题有10%的学生答错,问题主要出在方程式上,我们现在展开讲下”“这道题有多位学生出现审题问题,我们一起来读读题,看看哪些是干扰项”……在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教室里,学生用智慧点阵笔书写作业的同时,作答轨迹和时长即刻同步云端,老师根据作业大数据,现场进行精准解析与辅导。
一支笔、一个本、一块屏幕,串起了智慧教育在课堂的新实践。
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教学副校长陈明霞告诉记者,学校和一起教育科技合作,在课后延时服务中,通过点阵笔、平板等硬件与智慧作业系统等软件相结合,不仅学生实现了“作业不回家,问题现场答”,老师也获得更精准的“班级画像”,从关注自身怎么教转变为关注学生怎么学。
落实“双减”,关键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立足教与学的需求,用好信息化手段,在很多校园里,课堂正在发生变化——
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智慧学习吧“走”进校园,扫描二维码生成专属学习方案,学生即可进行自主测评和学习服务;服务教师多元化备课需求,基于网络、硬件支持的“双师课堂”打破学校之间的地域限制,云备课让师资力量更好协同;把握学校提升管理效能的需求,城市、区域云平台将集纳的教师教学、学校治理、教育创新等资源共享、下沉,更好服务学校……
落实“双减”,核心是人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把握育人育才的战略需求,教育信息化更应有大作为——
环绕的立体声道,置身其中的感官体验,“8K电视+视频课件”将“两弹一星”元勋的感人故事、抗疫英雄的先进事迹等生动展示……沉浸式德育教室在长三角地区一些学校开始实践。联通师生、知识、时空场景的新型德育教学空间,丰富了思政教育的形式。
一些地区探索开展伴随式数据采集,建立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档案,支持学生各学段全过程纵向评价和德智体美劳全要素横向评价,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近两年,我们一个很重要的进展就是将区教育云平台与政府云服务平台对接。”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局长何美龙说,通过校外实践、体育锻炼、研学活动等数据联动,对每位学生生成画像,便于学校和家长更直观了解学生成长情况。
“教育信息化不仅要做好课堂45分钟,更应贯穿教学领域全周期、全生态,服务社会和家庭。”何美龙认为,要从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出发,扭转“唯分数”“唯升学”的教育评价导向;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将本该属于学生自由探索、身心健康发展的时间还给学生。
前期教育部已经开展智慧教育示范区、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等一系列试点示范。
“以此为基础,围绕教育改革重点问题和教育数字化转型难点任务,可布局面向幼儿园、中小学和中职学校的区域试点,以及普通高校和高职院校的学校试点,探索形成‘双减’政策下基于智能环境的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策略、基于国家平台的优质资源普惠供给机制、基于大数据和区块链的教育治理模式、基于人工智能的考试评价改革方式等应用试点。”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华中)主任杨宗凯认为。
2021年11月18日,在上海市杨浦区平凉路第三小学的教学助手展示课上,老师进行知识点讲解分析,显示屏上展示学生们的人机互动结果和学习效果统计数据 刘颖摄/本刊
突出应用
让数字化赋能教育教学
数字化赋能“双减”改革和教育教学,关键体现在一个用字。如何用好数字技术?做好公共服务支撑、丰富个性化供给很重要。
浏览总量达7.2亿,日均浏览量2888万以上,与去年同期相比提高40倍——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3月1日试运行以来,日均浏览不断攀升。
记者从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了解到,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在原有专题教育和课程教学两个资源板块基础上,新增了课后服务、教师研修、家庭教育和教改实践经验等4个板块。
3月14日以来,***肺炎***多地多点发生,部分地区中小学充分使用中小学智教平台保障“停课不停学”,总体日均浏览量由3月前两周的1291万左右提高至后两周的4619万以上。线上线下教研教学,有效服务了***防控大局。
公共服务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当前,教育教学对数字化需求迫切,各地区、各学校数字化水平存在差异,做好公共服务平台,搭建由数据驱动的教学应用,对进一步平衡教育资源提供有效帮助。
多地教育部门联合相关机构立足当地教育实际情况,统筹建设了相关云平台。挖掘数据资源、用好数据价值,使用国家教育云平台课程资源的同时,一些地方结合本地情况,在内容上进一步丰富,支持在线备课、辅助授课,并在评价、互动上加快探索,向集学生学习、教育教学、学校管理,甚至教育改革创新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延伸,努力将数字资源的静态势能转化为教育改革的动能。
用好数字技术,“末梢”在学校和家庭,个性化应用与服务同样关键。
2021年,教育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发文,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明确开发教育创新应用,支撑教育流程再造、模式重构。
在智慧校园新型基础设施方面,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学校利用信息技术升级教学设施、科研设施和公共设施。有条件的地方普及符合技术标准和学习需要的个人学习终端,支撑网络条件下个性化的教与学。
可以实现云端协同的“云录播教室”、助力区域内资源共享的“双师课堂”、能将作业信息同步的点阵笔……在当前的一线教学中,不少个性化应用被相继推出。
“在个性化应用方面,要探索政府、学校、市场合作机制,激发市场主体创新积极性,注重与学校实际需求相结合,硬件与软件相结合,降低使用门槛,切实服务教育教学。”业内专家建议,进一步完善由教育部门、学校、服务商等联合开发的共同体机制,让个性化应用与服务精准落地。
杨宗凯认为,要在前期基础上深化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构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有效模式,推进常态化应用。深入探索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教学应用,打造网络化、沉浸式、智能化的新模式,探索将智能学伴、智能助教等融入学习环境,提供更加适切的资源和服务。
抓好服务
提升运维效率守好安全底线
教育信息化,不是简单的系统上线或硬件交付,归根结底要靠服务。如何让平台运行更有效,怎样让产品开发更具针对性,如何让师生应用更便捷,这些都需要运行与维护。
在不少一线教研人员和业内专家看来,遵循数字化规律和基础教育规律,提升运维效率、守好安全底线,是当前推进教育信息化的重点。
首先是平台系统的稳定。以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为例,现有资源总量达到28052条,其中新增资源17300条,增加1.6倍,课程教学资源就包含了19个版本、452册教材的19508课时资源。庞大的信息、用户和千万级的日均浏览量,都对资源质量审核和系统运维提出了高要求。
教育部明确,要加强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建设应用保障,纳入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不断优化完善基础设施,确保平台流畅安全运行。其中特别明确,分类制定资源建设质量标准,健全资源质量审核机制。
记者在多地了解到,在因需配备服务器和网络资源,加大学校终端设备配备力度,确保学校有效便捷使用平台资源的同时,很多地区都成立了教育部门直属的数据服务中心,强化资源审核和网络安全。
其次是提升教育大数据治理能力。数据驱动的教育治理需打造教育数据大脑,建立统一、安全、便捷的数据交换通道,提升教育数据采集、分析、挖掘等处理能力,并推动教育数据有序流动,实现跨地域、跨层级、跨部门数据共享。
促进政府和学校数据共享,实现校内外业务协同、教育服务一站办理的同时,对数据安全、网络安全的保障能力继续提升。这既包括网络运行安全,也包括数据资源、用户信息的安全等等,构建可持续的数据安全防护体系。
做好应用的优化同样重要。“信息化应用的一个特点就是根据数据不断优化迭代。”何美龙告诉记者,目前,很多服务商通过不同形式“云驻扎”学校,实时解决信息化应用问题。一些建议从反馈到优化的周期也不断压缩。“以智能作业系统为例,目前大数据可以根据学生2周习题情况生成个性化习题本。我们希望能够尽可能将时间压缩,比如一周甚至几天,在学生记忆周期内强化对错题的训练。”
对教师的信息化培训服务力度也要进一步提升。“用好信息化设备已成为老师最重要的技能之一。”陈明霞说,学校在配备硬件设备的同时,也应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教师数字技术培训。“我也在思考建立数字化的教师专业发展平台,让老师们的个人规划、考评、做课等都能有可视化、数据化呈现,提升老师教学能力和学校管理效能。”
当前,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全面启动,教育的全面数字化转型已成必然趋势,通过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的理念重塑、结构重组、流程再造、内容重构、模式重建,将进一步打造更加公平、更有质量、更加美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