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对自己的某个决定或行动不太确定时,通常都会去看看周围人是怎么做的或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
《乌合之众》里有这样一句话恰好印证了这一点:“大众没有辨别能力,因而无法判断事情的真伪,许多经不起推敲的观点,都能轻而易举地得到赞同。”
所以,营销时要懂得摆出一些辅助证明,比如顾客证言,也就是我们说的好评,让用户相信你的产品是优质的,从而快速行动。
我们可以发现,不管是网络购物还是知识付费,如果有类似产品,我们都会先去看评价,比较一二,好评多的我们就会更信赖。
社会标准下,我们总是因为世俗而觉得这样是好的,那样是不好的,比如“社会精英”、“大咖”、“显瘦”等。
所以,我们营销也可以利用这种人性,告诉用户,你使用了某产品就能变成这种你想成为的人。
就像现在很多商家卖产品都会打出这样的宣传语——“用了你就是精致的猪猪女孩\你和大咖之间只差这套课程”。
芝加哥大学行为科学教授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提出了“心理账户”的概念。
是说由于消费者心理账户的存在,个体在做决策时往往会违背一些简单的经济运算法则,从而做出许多非理性的消费行为。
比如说你买了一套课价值200元,一年过后你还没学习完却过期了,这时又恰巧出来另外一套200元的课程,你会选择哪套课程?
大多数人的都会选择新课程,因为在我们的心里,新课程和旧课程是不同的账户,我们各花了200元。
如果继续购买旧课程,我们就会觉得在旧课程上花了400元,太多了,而且还浪费了200元,很亏。
所以,我们做策划时也要懂得增设用户的心理账户,让用户舍得在不同的产品上花钱。比如劳动节送自己一份礼物,慰问辛苦工作的自己;母亲节送辛勤养育的妈妈一份礼物……
是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
就像很多套餐或者会员的价格设定一样,首月6元,后面自动续费9.9元,大家只要愿意付那6元钱,就会觉得9.9也没什么,甚至19.9也可以接受。
所以,我们做营销可以先降低用户的准入门槛,随后再提高价格或者要求,用户也就不会拒绝了。
心理学中引用“反馈效应”,说明学习者如果对自己学习结果的了解,而这种对结果的了解又起到了强化作用,促进了学习者更加努力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在营销中,我们依然可以设置这样的反馈结果给用户,让用户愿意跟着我们行动。
比如说,我们卖课,可以设置“闯关模式”,用户购买时,邀请新用户了,可以优惠,邀请的越多,优惠越多,最后可以获得一个更大的奖励。
又比如说一点号这个平台,它就是积分制和等级制,你发表作品获得了阅读量、评论量等就可以获得积分,积分越多,等级越高,对应的权益也越多,创作者心里有个盼头,就会持续发布作品并进行运营了。
有了对比,就有了差距。在营销过程中设置参照物,不仅可以让用户更快了解产品信息,还可以让用户迅速做决定。
星巴克是卖咖啡的,大家都知道,但是星巴克的柜台里还会放置矿泉水,而且就一种,那就是依云,这是他们的营销手段。
一瓶卖20几,消费者一看,就觉得“矿泉水都20几元,多付十几元就能买到一杯咖啡,还是买咖啡划算”。
再比如说我们万群联盟卖会员39.9元,一年的资格,我们算到每一天,不到2毛钱,现在2毛钱可以买到什么?啥也买不到,但是我们现在可以学习150节课程,是不是很划算?
比得到什么更让人在意的是失去什么。就像你捡到40元,你会高兴半天,但丢了20元,你会郁闷一整天一样。
比如说商家的大额优惠券,都会设置一个期限,刚开始的几天我在纠结,但到了最后几天,我一定会下单,因为我会觉得不买我就吃亏了,放弃了一个好机会。
再比如之前有位销售员做营销,给一个小区里的人宣传可以免费使用净水器一个月,大家都欣然同意,还免费安装。
一个月时间到了,销售员去回收净水器,喜欢的可以买下来继续使用,不喜欢的可以装卸掉。人们大多早就觉得净水器属于了自己,不愿意再被销售员拿走,于是都付了钱。
所以,我们可以运用制造用户丢失感的手法,捆绑产品和价值,让用户觉得买一整套更划算,刺激消费。
做营销策划就是研究人性与用户心理,你站在用户的角度去找营销的突破口会事半功倍,业绩一准翻倍,记住千万别一个人自嗨。
你还知道哪些好用的营销技巧呢?欢迎在下方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