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生物的种种表现都是基因的诡计,更直白了说生物的种种行为或许仅仅是为了基因的延续,甚至所有一切一切生物的表现都是基因的把戏。这不是危言耸听,在我和妻子一起听到的这个故事时,也曾感到迷茫,甚至对亲情、爱情产生怀疑,刷新了认知。
今年国庆节时候,和妻子开车回家,一路上听到一个作者对《自私的基因》这本书的讲述。这一路上两个人听得很着迷,如痴如醉,毕后默不作声,只有胎躁风噪声。
1976年,一本介绍生物社会学的、反人类的科普读物横空出世,书中的观点刷新了读者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三体》作者刘慈欣在看完这本书后说: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冷,比冷静更冷的冷。一位学生在看完这本书后,跑过来找到老师,说:我没有勇气生活下去,生活是如此空虚的无趣。
1、所谓亲情爱情那不是爱,是基因的把戏。
1914年,一位名叫约翰斯通的科学家做了一个实验,他把卵子与精子结合完成的胚胎从牛的子宫中取出来,植入到牛的眼睛,颅脑中,他原本以为这个荒唐的实验怎么可能会让胚胎存活发育,但实验的结果就是这么出人意料,胚胎再被植入到这些组织当中后开始迅速的着床,迅速的发育,像癌细胞一样,开始疯狂的从周围组织中吸收养分。实验结果让人感到震惊,怪不得的子宫内壁上布满免疫细胞,那不是为了保护胎儿免受细菌侵扰,而是为了保护母体。
从胚胎着床的那一刻起,一场“宫斗大戏”就开始了,胚胎疯狂的从母体吸收营养,母体保证胎儿能吸收仅仅能生存的营养,胎儿着床时将血管尽量足够深的扎入子宫,导致母体不能轻易堕胎,母体为了保证繁衍基因的优良性,随时流产不够好的胎儿,所以每个月都在残酷的演练着子宫内膜的脱落。
胎儿生下来后,母亲哺育胎儿,爱自己的孩子,那只不过是基因的把戏。为了基因的延续,基因就命令母体去保护好下一代的基因。基因只有找到另外的1/2才能保证延续,繁衍,所以基因就命令你的身体产生快感,命令你的精神对你的另一半产生好感,然后将另一半的基因延续下去。
举一个很残酷的例子,螳螂在完成交配后,为了保证母螳螂有足够的营养繁育下一代,公螳螂会一动不动的让母螳螂将自己吃掉。为了保证基因的延续,为了保证基因的发展,基因会命令公螳螂一动不动的被母螳螂吃掉,基因的力量是多么的强大。怪不得本书作者约翰斯通会写出“基因机器”这么绝情、冰冷的词汇,让人不寒而栗。
2、也许都是“基因机器”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表述,物种是以个体为单位进化,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非洲大草原上一直雄狮在捕猎两头鬣狗,跑得慢的被雄狮抓住,跑的快的逃脱了,物种竞争是同种间的竞争,不是鬣狗与狮子见的竞争,保证了优良基因的延续,淘汰劣势基因。但是非洲大草原上狮子出现时母羚羊为了保护幼羚羊而甘心送入狮口又是怎么解释呢?后来有学者提出,物竞天择竞的不是个体,而是群体之间的竞争。是为了保证群体的繁衍。牺牲小我,成就大家,这样上面母羚羊保护小羚羊的行为就有合理的解释了。土拨鼠会在敌人侵犯时候站出来发出警报,提醒同胞赶紧逃脱,但是自己会被当成猎物吃掉,这似乎仍然符合群体进化的结论,但是在这个基础上科学家进一步进行研究土拨鼠的行为时,却发现了一些不符合常理的地方。科学家发现了三组土拨鼠在敌人侵犯时候发出警报的概率分别为80%、50%、6%。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难道在保护群体时候不都应当有相近的概率发出警报吗?后来在科学家进一步研究时候发现,第一组土拨鼠发出警报保护的是自己的子女,这样就能保证1/2+1/2+1/2….的基因延续,第二组保护的是自己兄弟,堂兄弟,表兄弟等,这样保护的基因就是1/2+1/4+1/8….原来这一切都是基因的诡计,是基因的指使,是基因的把戏,保护与自己相同基因越多,发出警报的概率越大,这样,一切似乎都解释的通了。
原来我们都是基因的机器,是为了保证基因的延续发展,是基因在驾驶着我们,让我们做出种种行为,一旦基因这个驾驶员死去,我们都只是一个躯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