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反复刻意练习你新的处事原则,直到它代替旧的原则。
最后,学会自我欣赏,对改变的每一个进步都表示赞扬,并把从别人所获得的关怀感受传递给其他人。
探寻回忆,说易做难。过去有可能充满了许多被否定的负面能量。但只有真正认清了自己,我们才有着手改变的方向,才能迈出相信自己的第一步。
林语堂曾说:我要有能做我自己的自由和敢做我自己的胆量。
02
在追根溯源的过程中,我们一步步找到真实的自己,这也是获得更多自我价值感的决定性步骤。
而真实的自己,有优点也会有弱点,就像有光的地方,就会有阴影。而完美并非必需,但并不表示就此放弃。
巴菲特说:不要做自己不懂和不擅长的事情,但要不断学习。
意思是我们要清楚自己的优点和弱点,并扬长避短,不断完善。
作家韩寒就是充分发挥了自己长处的人。韩寒上学时语文很好,但数学就经常挂科,最后他不得不在两次期末考,七门挂科后选择退学。退学前,老师们问他以后拿什么养活自己,韩寒干脆利落地回答:稿费。
高一的他就已获得了首届全国新概念作文比赛一等奖。退学后,发表的首部小说《三重门》,让他一举成名。而后每年都有作品出版,他的作品也登上了大荧幕。
正因为韩寒清楚自己擅长的是什么,并一直为之行动。
或许你会沮丧地认为自己没什么擅长的,不会说、不会唱、不会演更不会写。其实无需妄自菲薄。就像爱因斯坦所说的让一条鱼去爬树,它将一辈子视自己是笨蛋。
仔细梳理自己与生俱来的优点,他人因为什么称赞自己?再看看自己有什么短板,是如何影响自己的生活的。认清了自己的长处,有意识地发挥它的作用,并完全接受自己的弱点,毕竟人无完人。
我们可以创建一份“成功日记”,记下每天的一点小进步、小成就,哪怕一件小事。比如今天做到了早起,完成了日更,没有吃垃圾食品等等。每次小小的成功,都可以增加我们的自我价值感,并因此感到满满自信。
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要把自己和别人做比较,你是独一无二的。充满自信的自己才能活得有底气、有自尊。
03
“设置底线”是关于自尊的一个重要话题。而只有明确说“不”,是摆脱依赖,获取自尊的好方法。
想一想,你有没有某人请求你做某件事时,你经常随口就说“好”,但事后为此追悔莫及,暗暗生气自己口不由心?
那如何能明确地做到拒绝,又显得温和不粗暴呢?我们先要找到说“好”的理由,以及它给我们带来的影响。
首先,找出过早说“好”的原因:是因为自己也怕被拒绝?是不想显得自己无情和自私?还是说你有被需要的心理?这一步是要真正认清自我需求。
然后,请意识到总说“好”会伤害自己的身心。比如帮忙反而让自己的工作无法按时完成,经常熬夜加班等等。只有真正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的人,才能更好地照顾自己。
最后,当一切想清楚后,再根据自己的需求明确地说出“不”的理由。
这个理由足够充分就够了。根据具体情况,我们不一定把“不”说得铿锵有力,你还可以在能力以及部分范围内,有条件地接受一部分任务。
西蒙娜在公司非常受欢迎,因为她经常承担其他人的任务。但她并不介意额外的工作和大量的加班,并且享受大家对她的喜爱和私下送的小礼物。
不过,在她结束单身生活后,她希望有更多的时间与伴侣在一起,而不是为了同事做不喜欢的任务。所以,她必须清楚明白地向同事们解释这一原因。于是,也决定在周例会后用温和的方式向团队说明这一切。而问题就这样迎刃而解了。
西蒙娜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也选择了一个合适的机会向同事说明原因,这个理由让同事们理解并且接受。所以,她选择“不”,非但不会影响和同事间的关系,反而更有可能赢得尊重和祝福。
一时冲动的承诺很快会收到周围的感谢,你会变成一个众人眼中的“好人”。然而,过分乐于助人和没有界限很容易被人利用,而从长远来看,这样的自己也不会真得快乐,并且很难得到他人的尊重。
人生是自己的,学会更好地认识自我,把自卑化为动力。挖掘个人潜力,扬长避短,成功让我们获取自信。温和地说“不”,设置底线,用拒绝赢得尊严。
这一切的前提,都要我们去勇敢地追随内心,看到真实的自己,才能知道我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有方向地去努力,才能一步步活出充实又有价值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