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我国垃圾处理的方式
(1)卫生填埋
目前我国垃圾处理最主要的方式是卫生填埋,占71%;采用卫生填埋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如果有害垃圾与其他垃圾混在一起,不但增加了垃圾无害化处理的难度和费用,而且可回收率也大大降低。
(2)高温堆肥
其次是高温堆肥,占比20%。由于垃圾收集时采用混合收集的方式,垃圾成分复杂,高温堆肥效率低下,产生的有机肥由于含有一定的重金属,玻璃碎屑等杂物,不受农民朋友们欢迎,使其循环利用存在问题。
(3)焚烧
垃圾焚烧同样存在问题,焚烧量甚微。由于事前没有进行分类收集,被焚烧的垃圾水分含量大,降低了燃烧的热值,增加了焚烧燃料的投入量和处理成本,甚至有其他复杂成分导致焚烧炉结块,炉体受到损坏。焚烧会产生二噁英类污染物等有毒有害物质、有害气体的排放,严重污染大气环境。
三、垃圾分类工作中的困难
我国曾在全国选过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在试点城市试行期间,大部分市民对什么是可回收、不可回收的生活垃圾仍没有清晰的概念,造成试点城市结果的不理想。在我国城市生活垃圾逐年增加的大背景下,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越来越困难,加上人民群众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我国很多大城市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都面临着无地可选的困境,致使“垃圾围城”的困境日趋严竣。
四、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
垃圾分类是实现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减少环境的污染、减少土地资源侵占、循环利用,变废为宝),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三赢。
根据垃圾问题专家王维平的调查,垃圾资源化潜力随着生活水平和经济的发展也不断增长。在垃圾成分中,金属、纸类、塑料、玻璃被视为可直接回收利用的资源,占垃圾总量的42.9%,可直接回收利用率不低于33%。但是这需要国家花费巨资来进行清理。如果能够实行分类收集,可以将大部分垃圾变废为宝,减少最终需要处理的垃圾数量达60%,这样既可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也可以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减轻因垃圾处理而造成的环境污染压力。
垃圾分类,是希望将垃圾处理导致的自然生态环境污染降到最低。这么多年来我们因为垃圾处理不善,而付出了沉重的环境、健康代价。对于我们自己来说,最大的威胁就是相信会有“别人”来拯救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但除了我们自己,又有谁能来拯救我们的家园呢?垃圾分类的这场“战争”已经迫在眉睫,所以打赢这场硬仗一定是艰难且漫长的,但我们责无旁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