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过的情人节现在总共有两个,一个是西方的情人节,它在公历的2月14号这天,它又称为瓦伦丁节,来源于纪念罗马圣教徒瓦伦丁的被处死。
中国土生土长的情人节,大家就耳熟能详了,中国的情人节又叫做七夕,又称为乞巧节,它被赋予了“牛郎织女”这一个特别浪漫的传说。
但是,我们知道的七夕情人节,为什么不是真正的情人节呢?
七夕又称为乞巧节,其中这个“乞”字,是祈求的意思,我们都知道节日里面都会有祭祀,就是向上天祈求自己的愿望,而七夕也不意外,这个“乞”字就是向上天祈求愿望,是祈求什么愿望?
就是乞后面的这个“巧”字。
我们都知道,古代有文化百思特网的男性都是要去参加科举,希望考取官名,光宗耀祖。古诗里也有称:“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可见科举对于当时男同胞们的重要性。
男性的梦想就是要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那么女性大部分时间的梦想是什么?
不可能整天窝在家里睡觉吧。
女性一般大部分时间都在家里纺织,通俗易懂来讲就是做衣服。我们初中都学过一篇文章,名字叫做《木兰辞》。开头第一句就是,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这表明女性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进行纺织活动的。
在古代,不像现代这样,女性嫁出去的标准,不是光是看颜值,而是要求女性在纺织水平这方面也要过关,有时候男方并不会看女方的相貌怎么样,反而更看重女方的女红。于是,在古代纺织可是一个大的项目,通常都是女子在很小的时候,她的母亲就会传授她纺织技术,以求以后找一个好女婿。
各位女生们可以自行对号入座,你们如果出现在古代,有多大概率可以找一个如意郎君?
如果纺织对于女性这么重要,这个“巧”就是祈求上天可以让我的纺织技术能够有着织女一样的水平,因为织女是天帝的女儿,她也是编织云雾的女神。相传,在乞巧节这天,女孩都会对着月光,将线穿进针里面,如果能穿进去,就表示以后这个女孩她的纺织技术会越来越好。
说到底,乞巧节在古代其实就是一个关于女性纺织的节日。
再者,七夕节被认定为“中国的情人节”,其实正是在现代,2006年,七夕节被认定为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因为在七夕节那天有着牛郎织女的美好爱情传说,所以才会有着七夕节被传为情人节的说法。
但是,七夕节在此之前,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情人节。
那么,我们古人没有情人节吗?答案肯定是有的,只不过不是乞巧节这一天,说出来可能大家都不相信,古代的情人节其实在农历的正月十五,也就是元宵节这一天。
先别着急吃惊,我们先来看看元宵节的来源,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春灯节。
我们重点讲一下“上元”这个名字,他是个当时的道教有关的,传说中道教有三个神,他们一起称为“三元”。如天官是上元,地官是中元,水官是下元,其中在这三元中,因为天官出生于正月十五,所以今天的正月十五也因此变得特殊,叫做上元节,是不是非常巧合,特别是在唐代,唐代是特别推崇道教的一个时代,也是由于这个原因,元宵节也被称为上元节。在正月十五这一天,街上都会通宵燃灯,老百姓也会出门去赏灯,这个风俗一直沿用到今天。
我们再来看“元宵节”,在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古人称“夜”叫“宵”,所以农历正月十五就称为元宵节了。元宵节一般大家都以为是吃汤圆,吃元宵,然后赏花灯,猜灯谜的节日,怎么会跟谈情说爱扯上关系呢?
我们都知道,在古代女子特别是那些大家闺秀或者小家碧玉,她们都是“三步不出闺门”的,但是她们不可能一辈子都不会迈出家门一步吧,总会找个时间段出去,这时候,就只有一个节百思特网日能够冲破家庭的藩篱,可以出门上街,那就是元宵节!
在元百思特网宵节中,男男女女都会上街观灯,这时候处于青春期的男女就会突破心灵与地域的限制,可以见面。
主要原因是在唐朝大多数时间内是实行宵禁的,晚上不能出去,而唯独在元宵节这天,全城都会解放宵禁三天,这可以说是官方举办的大型交友活动,也可以换个说法是大型的相亲活动。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这就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元宵节的功能情景,男男女女选择在这天相约相聚。
唐代的太平公主,在《大明宫词》中有记载,就是在元宵节这一天偷偷出宫,然后在市集赏灯的时候遇上了她的梦中情人薛绍。
我们有理由相信,相比于不止乞情,更多乞巧的七夕,元宵节有着更多内涵,具备当一个情人节的地位。
现在,你还在过着那个乞巧的情人节吗?
春节已过,元宵节也会如约而至,这时候在满城灯火的城市中,你可不止要想着吃元宵,更是要想着那个让你思念很久的人,在以前的几千年中,无数的少年少女都会等着这一天的到来,将那句话说给最思念的那个人听,就像那句词,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
元宵节这个更加深层的“婚恋文化”内涵,值得让更多人真正地了解。
现在的元宵节国家法定假期,其实在古代,它也是有假期的,在各朝各代,它放的假虽然都不尽然相同,都差不多五天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