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Facebook 将为所有 Messenger 用户默认开启 聊天端到端加密。这样做只能在有限程度上降低用户对于 Facebook 通过聊天信息了解用自己隐私的担忧,但至少是一件对用户有利的事情。
Messenger 产品负责人 Asha Sharma 在会上表示,Facebook 现在有一个重建社交网络的理念,而这个新的“社交网络”将会围绕 Messenger 重建。
为此,Messenger 必须能够打通所有产品,谓之互通性 (interoperability)。之前,Facebook 的用户分布于旗下 Instagram、Messenger 和 WhatsApp 等各个平台上,尽管有一定的重合,但一直没有打通;现在,用户可以在 Messenger 上和其他平台上的朋友直接聊天,而不用思考“小张在 A 软件里,小王在 B 软件里”这样的问题。
和去年大会一样,今年的 F8 重点也放在了百思特网现有产品改进,而不是推出大量酷炫的新技术上。不过通过 Messenger 的改变(包括上面这张图显示的用户界面),我们还是可以看出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最主要的一点是:Messenger,作为 Facebook 公司未来的旗舰产品和所有其他产品的枢纽,从底栏图标到功能,都越来越像了。(尽管在每个页面承载什么功能上,区别还是很大,比如上图显示,Messenger 通讯录一栏的首屏是朋友的小视频,而类似的功能被放在“发现”一栏里。)
这也符合了今年3月扎克伯格发文所提到的“让社交产品更私密化”的发展方向。毫无疑问,接下来的几年里,Messenger 将成为Facebook 社交产品的核心。
这里还要多提一句:FB 更新的桌面版 Messenger 支持 PC 和 Mac,而且功能跟手机完全一样,这一点比功能阉割严重的桌面客户端要好得多。
和 Messenger 相比,F8 对其他 app 的提及就没那么多了,很明显它们(甚至包括 Instagram)对于 Facebook 的重要性都降低了。
对于 Instagram,本次大会主要提到了一些功能逻辑改变,比如现在只有帖文主人可以看到点赞数,其他用户只能看到有哪些自己的人点了赞;以及一些面向开发者、内容创作者的新功能,比如现在营销号可以直接在正常帖文里植入购买入口(不用买广告了),但这对于已经饱受3:1帖文广告比率困扰的用户来说,可能又是一条更糟糕的消息。这也没办法,毕竟 Instagram 创始人离职之前和 FB 高层争吵的问题之一就是商业化。
至于 Facebook 主产品,最大的改变是用户界面。现在移动端和网页端的蓝色色块都变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大片留白、蓝色做 hint(图标和界面元素的线条)的新用户界面:
至于 WhatsApp,大部分改动看起来都不会对用户使用习惯带来多大的改变。
去年面市的 Facebook 智能硬件 Portal,是一个大屏幕的视频电话产品,由 Facebook 冠名,第三方 OEM 生产。Portal 今年有了一些功能上的更新,比如用户可以一起在触屏上玩游戏了,只能说聊胜于无。
如果不是因为全场每位观众都送一台最新款头显 Oculus Quest,可能人们也不会为本次 F8 上 VR 部分的演讲感到多少兴趣。不过,和卢卡斯影业以及 ILMxLab 合作的星战 IP 虚拟现实游戏《Vader Immortal》将作为 Oculus 平台首发独占的大作,可能会引诱星战迷选择这款 Oculus Quest 作为自己的第一台VR 头显。
最后,还是回到最初的关于“私密”的讨论。扎克伯格3月发文时,许多 FB 用户和死忠“扎粉”认为这家公司终于认清隐私的重要性了,终于要转型了云云。
然而,此 private 不等于彼 privacy。它指的是私密的沟通,并非意味着 Facebook 会减少对用户隐私的依赖。从某种角度来看,Facebook 的本次转型其实可以算作一次盛大的文字游戏。它看起来很像 Facebook “终于想明白了”,其实并非如此。
扎克伯格的那篇文章一共出现了21次“privacy”这个词,但只有一两个真的指的是“隐私”的意思。
真实的情况是扎克伯格终于意识到:随着 Facebook 作为一个社交网络的公共平台属性增强,它的商业模式就会被抨击的越多,做什么都会被质疑,而且确实干预了现实世界的运行。这样的事,不是不能做,而是做起来对于一家向投资者负责的公司来说,成本太高了。
这才是为什么现在已成为一个公共平台、社会投影的 Facebook,想要往熟人社交和私密沟通的方向去转。最直白的例子是:同样的一条宣扬仇恨和歧视文字信息,如果发在公共平台上可能会引发争议,但如果百思特网只是在私聊里,就不会有任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