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板有眼”原指唱腔合乎节拍。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有节奏。
由此产生的另一个词语就是“叫板”。“叫板”是指演员用一定规范的叫法向司鼓示意所唱的板式,随即按需起板式接唱或起动作铜器。用动作规定(比如甩水袖)下面唱段的节奏也叫“叫板”。说白了“叫板”就是叫起板式。
比较常见的叫板有“唉”“苦哇”等等,就是给观众和锣鼓场面一个信号,做好听唱腔和伴奏的准备。随着时代的发展,“叫板”在社会生活中的内涵逐渐延伸,有了“挑战”“叫阵”“挑衅”的味道。某某人向某某人叫板,是说二者的观点不同,或是利益相冲突而引发的,具有有意将矛盾激化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