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工作怎么结合,它就是一个赋能的工具,可以把你的经验能力所以。这也是长期主义的源动力。
通过写作把你的能力、技能做成内容产品、知识产品。写作可以把一切能力、经验、知识、技能、思想、理念等变成内容产品,让无形的东西变得可视化、可传播、可出售、可复制。
不管你是做哪一行的,只要在这个专业领域有所积累,只要你会写作,都可以通过“技能+写作”创造非常大的想象空间。
比如摄影、设计、文案、运营、社群、做饭、减肥、演讲、穿衣、发音、乐器、舞蹈等等,关于这些的方法技巧、练习方式、实践经验、知识储备,都能通过写作变成内容产品。
内容产品不一定是几节到几十节的课程,也可以是一次微信群分享,一次线上直播,或者只是一篇篇干货文章。如果你的内容够好,甚至能吸引出版社找你出书。
而且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在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普通人都是没有个人品牌的,因为大家对你没有认知,但写作可以让你0成本建立认知,获得信任的方式。让人知道你是干什么的,你能为我提供什么价值。
这也是我成立写作赋能学院的初衷。
而我希望做的,就是帮助更多人实现写作+的赋能。写作是这个时代人人都必备的工具,
怎样才能坚持做一件事情,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养成一种习惯。什么叫习惯?就是每天都做。就像刷牙洗脸一样自动自发,不需要动用意志力就能自动进行。
有一本书叫《微习惯》,里面我学到的一招就是,给自己定个目标,每天写50个字,只要写够50个字就算完成。我在因为生小孩写作频率降到每月一篇之后,为了找回手感,我就是用这个方法,渐渐做到了日更。
事实上,把你的写作跟工作生活结合起来,就是为了养成写作习惯,就有事没事就写一下,保持每天写一点,定时定量,慢慢就养成习惯了。发生了什么故事,有什么感触,甚至是因为某件事郁闷,职场受了委屈想吐槽,这些都可以作为契机,经过思考写成文章。
我特别喜欢叶圣陶先生的《落花水面皆文章》,这本书大家也可以去看一看,可以刷新你对写作的一个认知,其实就是一件极平常的事。关键是我们要提高对生活的感受力和思考力,对每天看到听到的各种信息有敏感度,而每天输出也会倒逼我们的这种能力。
昨天和一个闺蜜吃饭,她是学法语的,以前去非洲工作,然后去法国读研究生,然后在上海工作了一年,法语都是每天要用到的。但现在回到厦门之后工作很少用法语,但他每天一定要在工作之余去学习法语去看去读去听,因为不想荒废。
她说了一句我印象很深刻的话:语言的遗忘是非常快的。其实写作也是一样,就拿我自己来说吧,我这几个月因为忙于其他事情,比较少有时间精力用来写文章,我就发现我现在要去写一篇文章,所花费的时间就比以前经常的时候要多得多。
可能以前我写一篇2000字的文章一个半小时就够了,现在可能两三个小时才能写好。遇到卡文的时候,时间会更久。这其实就是因为手生了。写作是门手艺,保持手感很重要,写作和语言一样,一个是动手,一个是动口,如果你动的少,忘的速度是非常快的,你的手感没有保持住,写起来就没那么顺畅。
说这两个例子呢,就是希望同学们在结营之后,还要要保持一个输出的频率,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或一个月不更新。把我们课程里的方法,带到实际写作中刻意练习,用到日常生活当中去写,才会有感觉,你才有所体会,真正懂得里面的意思,否则只是听了听懂跟做到中间差着十万八千里。
以上是我在第8期写作变现营结营典礼上的分享。分享出来,希望对正在写作的你,有所帮助。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