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突然撤了。一群少不经事的孩童翻山越岭,去远方求学。他们一路走,一路失散:大个子的喊累,不去上了,小个子的也打了退堂鼓。只有一个男孩,忐忑着,从天黑走到天亮,转过了最后一座山弯,进了新学堂。
多年后,这个男孩成了北大法学博士,赴美国访学学者,译著多次再版。他,就是杨雄老师。
尽管科技把世界拉平,财富的流动愈加波谲云诡,但在时代巨变的当口,杨雄仍是阅读的捍卫者,他仍坚信:读书能够改变命运。一个优秀的人,一定是爱读书的人。
最近,由英国律师萨达卡特·卡德里创作,杨雄老师翻译的作品《审判为什么不公正》,第三次再版并热销。
书是黑色封皮,安静而克制。
【来路】
一路吃苦,一路顺遂
“湖北随州,编钟出土的地方。那是战国时期的打击乐器。”坐在沙发上,杨雄这样介绍自己的家乡。
这个被写进历史教科书的家乡,并不富裕。至今,杨老师还记得,儿时干农活的情景。去稻田里插秧,放牛,散牛粪。小孩子不爱干活,父母就激励他,“散一堆粪给5毛钱”。
念到4年级时,不知啥原因,村里的小学5、6年级就撤了。要继续上学,得翻山越岭,到十里开外的村庄。孩子们就一路跋涉,能坚持的人越来越少。最终,只剩下他一个了。
“凌晨四、五点多就走,父母会送一段,天亮了,他们再返回,我一个人继续往前走。”除了怕黑,杨老师还担心路遇恶狗、抢劫,一路心惊胆战。
“没别的靠山,只有读书一条出路哟。”日子虽寒酸,但杨老师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学业算得上一路顺遂。
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学专业本科毕业后,杨老师放弃了北京某局公务员的工作机会,考入北大法学院,硕博连读。
“一定要想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这是考入北大后,导师问他的第一句话。这位导师叫汪建成,对杨雄影响深远。作为一个法学研究生,如果你想去公检法,除了专业知识外,还要多研究《合同法》等司法实践中常用的法律。如果想做学术,就要多读书,诉讼法、法理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都要读透。
杨雄老师说,那时候他的目标很明确,只想当老师。于是,导师就指导他多读书,带着他发表文章。
博士毕业后,杨雄到北师大任教,带研究生。每回开学,他也会把当年导师给他的问题,抛给新生。然后,根据学生的不同目标,因材施教。
回想这些年,杨雄老师说,自己算是一路吃苦,一路顺遂。
【工作】
日程满满当当,但很充实
工作,教学,科研和家庭。杨老师的日程,几乎每天都是满满当当的。他要精打细算地支配时间。
现在,杨老师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每天都要抽出时间,指导孩子做作业。“我不溺爱孩子,会用自己小时候的标准,去要求他们。”杨老师说,百忙之中他会争取给孩子的时间能够多一些。
和上世纪的简单、纯粹不同,现在的社会,孩子们面临着太多的诱惑和选择。贪玩儿,缺乏吃苦精神。“我脑子并不聪明,但是因为很努力很专一,才有了今天。”杨老师说,他希望自己的孩子,具备认真和努力的品格。
“虽然时代变了,但读书还是可以改变命运的。”杨老师介绍,近年来入学的硕士研究生,专业素质不如从前,有的连基本知识掌握得都不扎实,书读得少,读得糙,读得浅。但是,这其中也不乏优秀学生,他们就是爱读书的一类人。
对于不少学生忙于社会实践的现象,杨雄老师则认为,学生应该珍惜在学校上学的机会,毕竟这样的机会很难得,“毕业了,有的是时间去实践和赚钱,但是系统读书、吸收知识的机会不多了。”杨老师解释,在校法学生在外实习,无论是在律所还是到公检法部门,实习生在一两个月的时间内,收获的东西少得可怜,“给实习生干的事情,都是最基础的,无异于打杂。”
不要迷恋实践,要多读书。
至今,杨雄老师还怀念曾到美国访学研修的那段时光。每天听课、读书,去看外面的世界。收获很多,很充实。或许,对于杨雄老师来说,生活最理想的模样,莫过于校园里安静时光。
【司考】
熟记130表,刑诉拿满分
刑事诉讼法没有刑法、民法那么多高深的理论,但其知识点繁杂、琐碎,需要记忆的内容多。所以,杨老师整理了130表,将考点一网打尽,也方便学生背诵。
“不少学生说记不住,其实没有什么捷径,主要是多看几遍。”杨雄老师说,刑诉法在备考中,一定要注意学习方法。方法对了,则事半功倍。
杨老师分析,司法考试中刑诉法的考察,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涉及到的理论不难,一般只要知道就会做题,因此掌握表格中和课堂上强调的刑诉理论,考试就够用了;
第二个特点,是试题的综合性增强,主要是相关和相似的知识点,容易综合出题,这些知识点,在表格和课堂上有所以;
第三,重者恒重,轻者不一定恒轻,没考过的知识点,也要复习到位。如果只记考过的知识点,到考场上你才会发现尴尬,自己漏点了;
第四,考察越来越细,行政法徐金桂老师说过,“陷阱无处不在,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同样适用刑诉法,所以大家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细致,比如“应当”和“可以”要注意区分,相似、相关的知识点,一定不能混淆。
记忆,是有方法的。如果该知识点背后有理论支撑,则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背。如果该知识点没有理论背景,但有立法背景,我们可以结合立法或司法解释起草背景把它掌握好。如果既没有理论也没有立法背景,它就是一个操作性的东西,我们可以编口诀记忆。
同时,一定要在掌握刑诉法的结构和框架的基础上去记忆。刑诉法的知识点杂乱零散,但是我们大脑中间的知识点,不能是乱的。我们的大脑里,应该建立一棵知识树,既有树干又有树枝,有花有果。
还要尊重记忆规律,及时复习,每隔10天半个月或一周,一定要把以前记忆的知识点快速翻一遍。通过做高质量的模拟题和真题,把自己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得分的能力。做到知识的吸收与输出相统一。
读书,学习,看似枯燥平静。实际上,它是一场看不见的知识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