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庭方博士在2014年开始研究,如何让5G适用于智能手机以外的更多终端和应用。他通过设计了统一的子载波间隔指数扩展公式,实现了可扩展的OFDM参数配置,让蜂窝网络可以连接智能手机之外的广泛多样终端设备,成为实现万物互联的关键突破性技术之一。
季庭方博士在采访中解读了可扩展参数集的研发历程,他表示最初的几年研发,主要关注重点是可扩展性,为了实现向后兼容,增加了许多五花八门的特性。但在实际形成标准的时候需要权衡取舍,不得不放弃一些很纯粹、很漂亮的特性,这是一个很复杂、很漫长的过程。
季庭方博士还指出了在发明过程中需要面对的另一套平衡的方法,也是关于发明的重要建议。人们在发明的过程中,如果埋头苦干,可能就会忘记大局,如果只是空想,可能无法做出任何实际的东西,在动手做和大胆想之间,需要一套平衡的方法。在发明的过程中,不要害怕动手实践,同时也要时刻关注大环境,经常自问所处的领域有没有足够好的解决方案,如果有,那可能就需要寻找不同的领域来探索。
季庭方拥有800多项发明专利,在被问及如何保持高效的发明时,季庭方表示,这800多项专利并未其一人的发明,而是整个团队的成果。在高通,他带领了一个能碰撞出思想火花,提出解决方案,最终形成专利的工程师团队。他还表示,高通始终处于无线通信技术的最前沿,他们团队需要做的是,应对以前无人解决的问题。
季庭方还透露了目前他所带领的高通研发团队的研究现状,除了仍聚焦的5G,将5G扩展到万物,也在探索6G。他谈到,希望电磁波或信号将会实现通信以外的事情,例如感知环境,并与影像技术互补,实现计算机视觉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