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贵神速的意思是什么(兵贵神速的故事简介)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二十六回,发生在官渡之战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袁绍、沮授、刘备和文丑。原文如下:

兵贵神速的意思是什么(兵贵神速的故事简介)

玄德从容进曰:“明公只听一面之词,而绝向日之情耶?备自徐州失散,二弟云长未知存否;天下同貌者不少,岂赤面长须之人,即为关某也?明公何不察之?”袁绍是个没主张的人,闻玄德之言,责沮授曰:“误听汝言,险杀好人。”遂仍请玄德上帐坐,议报颜良之仇。帐下一人应声而进曰:“颜良与我如兄弟,今被曹贼所杀,我安得不雪其恨?”玄德视其人,身长八尺,面如獬豸,乃河北名将文丑也。

袁绍大喜曰:“非汝不能报颜良之仇。吾与十万军兵,便渡黄河,追杀曹贼!”沮授曰:“不可。今宜留屯延津,分兵官渡,乃为上策。若轻举渡河,设或有变,众皆不能还矣。”绍怒曰:“皆是汝等迟缓军心,迁延日月,有妨大事!岂不闻兵贵神速乎?”……玄德曰:“备蒙大恩,无可报效,意欲与文将军同行:一者报明公之德,二者就探云长的实信。”绍喜,唤文丑与玄德同领前部。文丑曰:“刘玄德屡败之将,于军不利。既主公要他去时,某分三万军,教他为后部。”于是文丑自领七万军先行,令玄德引三万军随后。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关羽斩杀颜良后,袁绍经沮授提醒,欲杀死刘备泄愤。刘备巧妙应对,不仅令袁绍转怒为喜,还使得沮授遭到袁绍的怒斥。随后,大将文丑提出率部为颜良报仇,刘备表示愿意随文丑一起前往前线,之后便发生了关羽诛文丑的故事。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袁绍口中的“兵贵神速”, 意为用兵以行动迅速为可贵。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三国志•郭嘉传》中的“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趣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

《三国演义》中的关羽“斩颜良诛文丑”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老幼皆知。不过这个故事却是有真有假。关羽在白马斩杀颜良是历史的真实,但诛文丑却是小说作者根据宋元以来的三国话本影响而虚构出来的情节。这一点相信大家都非常清楚,再次不再赘述。

谈到小说中的这一情节,其实有个非常有趣的地方。上面提到,当沮授告诉袁绍斩杀颜良之人是关羽时,刘备虽然极力狡辩,但后来在提出跟随文丑一起前往前线时又说:“二者就探云长的实信。”可见对于此事也抱着怀疑态度,想去一看究竟。刘备放出这番言论时,文丑也在场。但当袁绍同意刘备随自己参战时,文丑却说让刘备率军跟在自己后面。这个主意非常愚蠢。

试想,如果文丑将刘备放在前军,刘备就会与关羽相逢。如此一来,不仅文丑不会死于关羽的刀下,这一仗说不定文丑就会大获全胜。但从文丑的这番表态来看,荀彧说他是个“一勇之夫”一点都没错。

参考书籍:《三国志》、《三国演义》

派优网部分新闻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用户自发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交流。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一经核实,立即删除。并对发布账号进行封禁。
(0)
腻歪的爱的头像腻歪的爱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