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听到瑜伽这个词,常常会想到一些放松和扭曲身体的动作、高难度的体式。在现代瑜伽的宣传中,它变成了一种健身方式,而市场也一味迎合大众的需求,摒弃了真正的本源,以致出现了很多瑜伽伤的例子,甚至有段时间《被瑜伽毁掉的中国女人》成了爆文,在朋友圈被疯狂转发。
其实练瑜伽不只是为了锻炼身体、为了表演高难度动作,而是在体式中寻找谁在里面、寻找更深层的智慧。通过体式和呼吸的训练,最终能够长时间静坐冥想,不仅可以治病减压,还能开启智慧,使得身心合一,甚至是究竟解脱。
01 Yoga的来源及含义
瑜伽(Yoga)这个词来自梵语动词词根yuj。它有两种含义:
(1)yuj samadhau,即整合;
(2)yuj samyoge,即联结。
因此瑜伽的字面含义即是联合、结合、交融、合一。
几千年前,一群瑜伽修行者静坐在喜马拉雅山麓的原始森林中思索人类痛苦和烦恼的根源。在冥想中他们明白,由于受到外界的刺激,人心常常杂乱不定,只有当人们醒悟到本来该有的真实自我,并体会与宇宙浑然一体的感觉,才会获得永恒的安宁。
瑜伽另一个古典的定义是“与神合一”,这和我们使用什么名字(上帝、阿拉、自在天)来描述神圣无关,任何可以带领我们更靠近、更了解比我们更高、更强的力量,即是瑜伽。当我们与更高的力量感觉一致,这也是瑜伽。
02 瑜伽让我们活在当下
瑜伽是让人进入当下的技术,意味着将我们的注意力导向当前正在从事的活动。举例来说,现在我在打字写文章,一开始我是专注力极高的,可写着写着就去想中午要吃什么了。我在写文章,但是我却不在场,不在当下。瑜伽试图创造一种我们在每一个行动、每一刻,总是在场、在当下的状态。
专注让我们将每项任务执行得更好,同时对行动保持觉知。专注力越高,犯错的可能性就越小。一旦专注在行动上,我们便不再是习性的囚徒,能够以未曾经历的眼光看待自己的行动,避免漫不经心地重复。
03 瑜伽是对内在的探寻
瑜伽让我们回归本源、重拾纯真与快乐、提升生命的品质。人人都希望快乐,这个看似简单的愿望,即使聪明绝顶的人拼命努力也未必能达成。想想童年时期,3岁到5岁时,我们是纯粹快乐的,因为快乐是我们的天性,那时我们的头脑里还没有杂七杂八的念头,吃饭就是吃饭,睡觉就是睡觉,不会没有胃口,更不存在失眠。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要上学、考试、工作、赚钱、结婚……我们以为所有这些活动是出于对快乐的渴望,是对幸福的追求。可这些反而带来了紧张、压力、焦虑、烦躁、痛苦,让我们离快乐越来越远。所有那些依靠外在环境来获得快乐的人,永远都不会体验到生命中真正的快乐。
瑜伽让我们向内去探寻,喜悦之源在我们的内在,是可以掌控的。当我们是全然喜悦的,当我们不用做什么特定的事情就能感到快乐时,生命的维度——我们体验和表达自己和这个世界的方法——就会改变,无论某件事是否发生,无论能不能得到某个东西,我们自然是喜悦的。这时我们进行的所有活动都会提升到一个完全不同的层面。
生命的质量不取决于穿的衣服、受的教育或银行存款,而在于我们的内在有多平和、喜悦。
04 经典著作中对瑜伽的解释
在瑜伽哲学最权威的著作《薄伽梵歌》的第六章中,奎师那向阿周那解释瑜伽时,称瑜伽的真意在于从痛苦和悲伤中解脱。书中这样写道:
当一个人的大脑、智力和自我得到控制,不在束缚于无休止的欲望,一切都安住于内在的圣灵。这时,那人就成为了一名“瑜卡塔”(Yukta)——与神融为一体的人。没有风的地方,灯火不会闪动,同样,一个能控制自己的大脑、智力和自我的瑜伽师已完全沉浸于他内在的神性中。当无休止的大脑、智力和自我通过瑜伽的修习而静止,瑜伽师通过他内在的神性恩赐找到了最终的圆满。于是他懂得了永恒的快乐,它超脱于那些苍白的感觉之外,这是理智所无法领会的。他遵守这种真实,从此毫不动摇。他已经发现比其他所有事物都更为珍贵的珍宝。没有任何事物比它更重要。已经达到这一境界的人即使再大的悲伤,他不会为之所动。这就是瑜伽的真意——从痛苦和悲伤中解脱。
《加德奥义书》中这样描述瑜伽:“当感官静止,大脑休憩,心智不再摇摆不定时,圣贤认为这就达到了最高境界。这种对感官和大脑的持久控制被称作瑜伽。那些达到这一境界的人就从幻觉和假想中获得了解脱。”
在《瑜伽经》第一章的第二条箴言中,帕坦伽利把瑜伽描述为“chitta vrtti nirodhah”,意为精神的万千变化受到了克制,或者意识的飘忽不定得到了控制。瑜伽是使无休止的大脑获得平静的方法,以及将内在能量导向有益渠道的方式。
看了这么多,屏幕前的你对瑜伽是不是又有了全新的认识呢?